荞面|担担面:意犹未尽的成都味道

据说在中国足有1200种不同的面 , 每到一个地方 , 我也很愿意多尝试一下当地的面食 , 如此简单的原料 , 竟能演绎出那么多样的品种 , 不能不让人惊叹 。
有时候 , 这不可避免地存在某种鄙视链 , 像我一位四川朋友就觉得江浙一带的面简直寡淡无味 , 本质上都是一碗阳春面 , 区别只是浇头不同罢了 , 远不如川渝的面食滋味浓郁 , 他尝过一次之后 , 就再也不想尝第二次了 。
不论如何 , 一种面食能在数百年里流传下来 , 绝对不会是偶然的 , 那必定是无数人选择的结果 , 但就像物种一样 , 现在可能也是这种多样性进入大灭绝的时代 。 阳春面可能是其中最早消亡的物种之一 , 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5月13日专题《吃个面》的B04版 。
已推送文章链接:
你饿不饿?我下碗面给你吃
吃个线面 , 上得庙堂 , 下得厨房的“慈母碗中线”
阳春面:一碗光面里的复杂文化感受
撰文 | 江树
荞面|担担面:意犹未尽的成都味道
文章图片

作家张丰来成都已17年 , 太太是典型成都女生 , 温婉、持家、举止得体 , 两口子三观一致 , 但吃面除外 。 他在新书《成都的细节》中写道 , 距家两公里有家面馆味道不错 , 两人常走路去吃 , 张丰每次都要三两牛肉面 , 而太太则只点一两鸡杂面 , 不过几分钟后会要求老板加一份猪肝臊子 , 再过一会儿 , 又会让老板再加一份肥肠臊子 , 而碗中面条丝毫不见少 , 张丰颇为不忿 , 觉得太太哪是吃面 , 根本就是吃菜 。
无独有偶 , 有段时间张丰和一个同事经常光顾单位附近的一间面馆 , 同事是地道老成都 , 每次都喊“一海一牛一怪” , 也就是一两海味面 , 一两牛肉面 , 一两怪味面 , 而张丰本人 , 还是老实巴交地要“三两牛肉” 。 在张丰看来 , 成都人恨不得把所有的食物都变成臊子 , 完全背离了吃面的初心——难道吃面不该只关注面本身是否好吃吗?
张丰是河南人 , 本科和硕士分别在青岛和北京就读 , 也都在北方 。 在北方人的面条观中 , 臊子只是点缀和形式而已 , 筋道和爽滑才是正本清源 , 像成都这样按两起卖 , 重臊子而忽略面条口感 , 完全是买椟还珠的旁门左道 。 张丰心中对成都人吃面的小波澜 , 大概可以算作中原和四川的饮食文化冲突吧 。
其实 , 成都面条按两起卖司空见惯 , 在百年前就如此 , 譬如担担面的分量止于一两 , 作为席宴中点时还更少 , 一碗只有半两 , 倘若吃到二两或三两的大碗 , 那就只能叫脆臊面了 。
“鬼饮食”
为何担担面的分量如此之少呢?原因很简单 , 担担面是小吃而非正餐 , 垫饥多于果腹 , 与点心差不多 , 自然重味道而轻分量 。 成都近代有很多挑担售卖的小吃 , 成书于1911年前后的《成都通览》中就记载了荞面挑担、抄手挑担、甜水面挑担、凉粉挑担、豆腐脑挑担、糍粑挑担、汤圆挑担、黄糕挑担、蒸蒸糕挑担等多种小吃 , 其中的荞面、抄手、甜水面等面食 , 都可以算作广义的担担面 。 担担面省却了房租和捐税杂支 , 价格亲民 , 比如甜水面在餐馆每碗售价十六文 , 而挑担只要六文 。 不过 , 即使价格低廉 , 担担面也不是引车卖浆、贩夫走卒之类的底层百姓所能日常消费 , 更多是经济相对宽裕的工薪阶层和有闲阶层购买 。
得益于都江堰的灌溉 , 成都平原沃野千里 , 水旱从人 , 物产丰富 , 闲人极多 。 民国时期成都市区人口为30万 , 但茶馆多达六七百家 , 民谚称“茶馆是个小成都 , 成都是个大茶馆” 。 成都茶馆大多是袍哥堂口和商业行帮聚会之地 , 还有的是同乡会和同学会的会址 。 比如粮油业在安乐寺茶馆;纱布业在下东大街的闲居茶馆;枪支鸦片在商业场的品香茶馆;武师会聚在督院街口茶馆;富顺县同乡会和屏山县同乡会在中山公园茶馆 。 人们习惯在茶馆中解决纠纷、谈生意、找工作 , 也闲聊、下棋、看戏和吃东西 , 用今天的话说 , 就是一个功能齐备的公共空间 。 茶馆中小贩极多 , 以至于政府不得不限制数量 , 比如1932年政府给中山公园茶馆颁发《入园证》 , 将小贩数量限定在90人 。 一方面茶客们体力消耗少 , 间食不断 , 对分量要求不大 , 另一方面小贩竞争激烈 , 为追求低价而乐得减少分量 , 买卖双方都不看中分量 , 担担面的分量自然就比馆售的面条少很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