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面|担担面:意犹未尽的成都味道( 二 )


除了白天在茶馆售卖 , 担担面的消费场景更多是在晚上 , 在成都叫做“鬼饮食” 。 民国时期成都赌博盛行 , 1930年前后 , 十家住户中有两三家设有牌桌 , 民间年节聚会和红白喜事都以麻将、扑克、牌九、骰子为团聚中心 , 达官贵人相互拜年时的赌桌一摆就是一二十桌 , 到深夜才散 。 当时的成都 , 上至文武官员、地主袍哥、富商巨贾 , 下至小吏职员、作坊师徒、教师学生、艺人妓女 , 都不乏嗜牌如命的赌徒 。 当挑担小贩的吆喝悠悠传来 , 这些夜游神们哪禁得住诱惑 , 反正牌桌上的钱不算钱 , 赢家自然吃得舒心惬意 , 输家也要吃个自我安慰 。
以精致见长
在《成都通览》的“七十二行现象图”条目中 , 有抄手担子、米凉粉担子的人物白描 , 担子两端分别是炉灶及调料柜 , 看起来与百年后几乎没有变化 。 广义上说 , 这种挑担煮售的面条都可称为担担面 , 但狭义的担担面要精致得多 , 而且也早已不拘泥于挑担制作 。
担担面据传是1841年由小贩陈包包始创于自贡 , 因挑担叫卖得名 , 之后传到全川各地 。 这个说法可以从1981年出版的《川味小吃》中侧面佐证 , 该书及多个修订版中未收录担担面 , 原因是提供书内小吃条目的成都、重庆、温江、乐山、内江、涪陵、达县、江津、南充、绵阳等10个地区的国营饮食公司均未将担担面收录为当地小吃 , 而该书恰好又没有自贡的小吃条目 。
自贡号称千年盐都 , 由自流井与贡井两口盐井的合称得名 。 自贡物产丰富 , 再加上盐商有钱有闲 , 烹饪崇尚精细 , 比如将绿豆芽头尾切去 , 用篆刀镌空豆芽茎后填入肉羹 , 再过油炸熟 , 然后用筷子逐根夹到盘碟中对齐叠好 , 而如此精工细作仅仅是一道餐前小菜而已 。 在这样的轻奢食风之下 , 同样以精致见长的担担面出现在自贡 , 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
【荞面|担担面:意犹未尽的成都味道】担担面从一出现 , 就贴上了精工细作的标签 。 在成都担担面的挑担时代 , 煮面的铜锅分为两格 , 一格煮面 , 一格烫“青尖” , 也就是绿色菜叶 , 有点像今天的鸳鸯火锅 。 盛面用的是细瓷的花边白碗 , 每碗一两 , 白天的主顾多为富家小姐和太太 , 以及家境殷实的女学生 , 晚上则多是鏖战牌桌的赌客 , 或是深夜仍在伏案工作的薪俸白领 。
四川的水煮面条可以分为汤面和干捞面两大类 , 而唯一的例外就是担担面——将面条干捞入碗后 , 最后一定要在面条上再滴几滴高汤 , 除了增鲜提味 , 更重要的是即使几分钟后再用筷子拌和 , 面条都不会成饼起坨 。 这是因为当年小贩在街头煮好担担面后 , 再由帮佣端入内堂交到食客手中 , 过程往往要两三分钟 , 如果是汤面则容易中途抛洒 , 如果是干捞面又容易起坨 , 只有半汤面才能两者兼顾 。
单从菜谱看 , 担担面的制作很简单 , 用料也不多 , 除了面条外 , 辅料就是猪肉、芽菜、猪油 , 调料则只有酱油、盐、红油辣椒、味精、葱花、料酒、醋、甜酱等区区几种 , 即使在最详细的四川烹饪专科学校的教材中 , 担担面的做法也只有寥寥数行 。
不过 , 要得到真传并没有这么简单 。
作为成都担担面的嫡系传人 , 国家级烹饪大师白荣生当年学艺整整用了十年 。 白荣生的师父廖全是成都老字号担担面的创始人 , 当然 , 廖全并非是成都担担面的始祖 , 他只是民国时期成都数百个担担面小贩中的佼佼者 , 从挑担沿街叫卖开始 , 到攒钱盘下门面开设字号 , 之后在1956年的公私合营大潮中被收归国营饮食服务公司 , 成为国有老字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