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乡土散文:奶奶

食材|乡土散文:奶奶

文章图片

食材|乡土散文:奶奶

文章图片

食材|乡土散文:奶奶

年终岁末 , 接一小众好友来家小聚 , 他们都是黄陂人 , 最喜欢的自然是家乡的土菜 。 我和老公来到菜场 , 看到各式各样的菜品 , 真不知道买么事好 , 转到卖干货的地方 , 老公看到了干黄花菜 , 他说 , 买点黄花菜炒线粉吧 。
线粉 , 就是用苕粉做的粉丝 , 在我们老家叫线粉 , 别看现在没什么人吃 , 那道菜可是我们小时候难得吃上的美味 , 只有过年招待客人或是酒席时才有的菜 , 尤其受小孩子欢迎 , 因此它在我们的记忆中是一道好菜 。
厨师炒线粉重要的一个配料就是加黄花菜 , 加上它 , 一股清香的美味就扑鼻而来 , 色香味便增加了一个档次 。 在我的记忆中 , 奶奶家那时就种了很多黄花菜 。
每年夏天 , 就是摘黄花菜的时候 , 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 , 那可是既新鲜又快乐的事 , 黄花菜的枝干差不多有我们一人高 , 上面分了很多小衩 , 每个小衩上都会长出一个个绿色的小花苞 。
小花苞慢慢长大 , 由深绿转为浅绿再到淡黄 , 最后开出一朵朵六瓣的喇叭状的小黄花 , 整个过程只有不到两天时间 , 为了保证品质上乘 , 需要每日采摘 , 甚至是一日两次 , 早上和傍晚各一次 。 这时 , 我就成了奶奶的跟屁虫 , 最喜欢跟着她去采摘黄花菜了 。
采黄花菜时需要手臂挎着篮子 , 一手扶着黄花菜的杆子 , 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掰下一根根黄花菜 , 再轻轻地放到篮子里 。 对于小孩子来说 , 刚开始是好玩 , 一会儿火辣辣的太阳晒着就不想摘了 , 最喜欢的是把那一朵朵开得像喇叭的黄花或是少数几株鲜艳的红黄花摘下来玩 , 再不就是追着蜻蜓蝴蝶跑 。

只有奶奶头上搭着毛巾 , 一行行 , 一棵棵 , 认真地摘 , 汗水模糊了双眼 , 也没空擦一下 , 摘完屋前的田里 , 还要去山坡上的地里摘 。 她要赶着采摘完成 , 回家还要蒸一下 , 再拿到太阳下暴晒几天 , 干了后用塑料袋装起来等待收购的人来卖掉 。
一个夏天 , 奶奶每天都是这样周而复始地侍弄这些黄花菜 , 对它 , 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用心 , 哪管每天烈日暴晒或雨淋 , 也顾不上劳累 , 家里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 。
奶奶一生生育九个子女 , 除两个夭折 , 还有五儿二女七个孩子长大成人 。 奶奶耗尽一生心血 , 养育培育子女们成人成才 , 成家立业 。 快七十岁时 , 还有最小的儿子在读大学 , 因此她不得不一直劳作 , 能多赚一分就多赚一分来补贴家用 , 尽管爷爷有退休工资 , 但那时工资微薄 , 远远不够几个儿子读书成家的费用 。
奶奶活了七十六岁 , 那时她最小的儿子已经成家有了小孩 , 最大的外孙在部队当了军官 , 大孙子上了大学 , 她帮着把最小的孙女带到了上幼儿园 , 她所有的任务都完成了 , 本该到了享清福的时候 。
可是 , 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却是疾病缠身 , 没有快活一天 , 她每天都在操着儿子、女儿、孙儿、孙女还有娘家人的心 , 甚至在她最后意识糊涂的一段时间 , 她还总在担心田地里的农活没做 , 操心家里这个那个的身体健康 。

1925年4月 , 奶奶出生在刘家山村旁边一个小湾子里 。 她的父亲粗识文字 , 会看风水 , 母亲是个哑巴 。 可是倔娘生巧女 , 奶奶从小聪明伶俐 , 性格温良 , 长得漂亮可爱 , 一笑两个酒窝 , 深得全湾人的喜爱 。 她记忆力也很好 , 父亲教的《三字经》《弟子规》她都能流利地背诵下来 , 到老依然没有忘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