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 薄 馅 香 ,包 进 思 念 ·
在广东、广西一带 , 有一种叫粉角的食物 。 它由水磨粉做粉皮 , 外表看起来和肠粉类似 , 形状却摇身一变 , 成了三角形 , 因此也得名三角包 。
图片|小赖的Life ?香稠的米浆顺着铜盘覆盖成圆 , 在滚水中凝固成薄薄的粉皮 , 一锅可以切成四份 。 巧手的阿妈放入提前用萝卜丝、豇豆角、猪肉、粉葛或木耳、笋丁等炒熟的馅料 , 包成小包袱的形状 , 一份粉角就可以端盘上桌了 。
图片1、2、3|三水通V ?
有的地方喜欢提前浇上鲜椒蒜料汁 , 咸鲜微辣 。 入口时 , 嫩滑的粉皮包裹着鲜香的馅料 , 小米椒唤醒味觉后 , 每一次咀嚼都带着无穷的回味 。 也有的人喜欢蘸黄皮酱 , 口感更有层次 , 味道也十分清爽 。
图片|小胖墩 ?
曾经粉角还作为小吃 , 在街巷流行 。 老板会将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粉角 , 整齐的摆在大蒸笼里 , 有食客点 , 便淋上点花生油 , 放上小碟 。 如今粉角在街头踪影难寻 , 唯有一些老客们熟知的油茶粉角店 , 会隐藏于幽深的巷子里 , 等待知音 。
图片|卖粉角的美少女 ?
有趣的是 , 粉角还有一个名字 , 叫包袱角 。
古时游子远行 , 父母便提前将家中细软、贴身衣物整理成一个包袱 , 塞好边角交给儿女 。 一个包袱 , 便是一家人的期待 。
而如今的包袱角 , 或许是食如其名 , 也有了相同的默契 。 将“包袱”铺展开 , 塞入丰富馅料 。 不仅包入了亲人的关照 , 更包入了回忆里家乡的味道 。
图片|苏打水的苏 ?
· 老 北 京 胡 同 味 儿 ·
距今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炸三角 , 算得上三角里的“老字号” 。 “油炸的 , 三角哇 , 虾米韭菜馅儿的”吆喝声 , 曾经也是老北京胡同儿里的一景儿 。
相传这炸三角 , 虽是流传于民间 , 却是起源于清宫 。 有次慈禧想吃夜宵 , 御膳房却没好材料 , 只有白天剩下点饺子馅儿 , 御厨添上点肉冻一炸 , 竟哄得老佛爷喜笑颜开 。 后来炸三角风靡胡同小摊儿 , 烫面里放馅料后 , 加焖子和酱油调味 , 鲜香四溢 。 那个顶个的金黄脆角 , 是大人下酒 , 小孩解馋 。
刚从锅里捞出来的炸三角 , 透着鲜儿冒着泡儿 , 还不能急着吃 。 您得先用筷子扎个小眼儿 , 把热气儿放放再吃 。 焦黄酥脆的外壳“咔嚓”声不断 , 馅料的汁水流于口腔中 , 咂摸着全是鲜香味儿 , 真绝了!难怪这么多年以后 , 仍有人挂念着这难忘的滋味 。
图片|老饭骨 ?
· 闽 南 芋 粿 , 外 酥 里 糯 ·
到了闽南地区 , 儿时记忆里必须拥有姓名的芋粿 , 又名三角糕 。 福州方言称之为wo wei 。 它是用福建人非常喜爱的芋头 , 切丝后与米浆混合蒸熟 , 再经煎炸 。 两面酥脆中间白软 , 有些店铺会特意加一点虾皮粉 , 咬下嘴 , 就感觉到海味十足 。 和稀粥或是锅边糊搭配起来 , 更是绝妙 , 一顿早餐下肚 , 满满都是幸福的味道 。
图片1、2|番西 ?虽说美食不拘泥于吃法 , 不过当地人吃三角糕 , 更喜欢从尖角处下嘴 。 一口酥 , 两口脆 , 小口小口品 , 芋香和米香交汇 , 轻轻一抿 , 都是回味 。 不论是热辣的六月 , 还是渐冷的九月 , 夹一筷三角糕蘸虾油或酱油吃 , 都让远方的美食家朝思暮想 , 恨不得马上飞到福建吃一场 。
推荐阅读
- 中国国籍|秋天,鳊鱼和五花肉是绝配,爱吃鱼的别放过,鲜香下饭一条不够吃
- 羊肉|面粉里加入燕麦片,不蒸不油炸,戳一戳,转一转,出锅馋得流口水
- 食材|辣椒明朝才传入中国,在此之前,爱吃辣的四川人想吃辣的怎么办?
- 奶茶|奶茶一杯,快乐起飞!奶茶究竟“害”了多少中国女生?
- 面粉|花生米最好吃的做法,不水煮不油炸,营养又解馋,待客特别有面子
- 饺子|动辄几十万元的欧洲火腿,和几百元的中国火腿相比,谁是智商税?
- |中国10大面条,5个在北方,5个在南方,各具特色,你吃过几种?
- 面粉|秋天了,别老吃大鱼大肉,教你面粉新做法,好吃过瘾,出锅抢光光
- 面粉|到了红河,千万不要忘了品尝这几道美食
- 面粉|钟南山院士提醒,早上是养胃黄金期,分享3道早餐,营养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