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山珍海味随便吃,它才是中国最有福气的城市( 四 )



\uD83D\uDC48向左滑动
图1:福州线面 , 制作需经过十七道工序 , 极其讲究 。 (图1 | 视觉中国)
图2:福州光饼加红糟肉 , 是地道的福州吃法 。 (摄影 |GAGALing)
得益于中原腹地持续不断的滋养 , 福州菜犹如一名谦雅文士 , 而当大航海时代将世界各国连接时 , 福州的海洋文化底色开始凸显 。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 福州长乐人陈振龙从吕宋(今菲律宾)带来了可以结出“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果实的番薯藤 , 后经巡抚金学曾大力推广 , 福建广袤的山地丘陵之间 , 长出了一道绿色的生命线 。 两百年之后的清乾隆年间 , 中国番薯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3000万吨 , 它们改变了中国 , 也改变了整个福建的味道 。



▲福州鱼丸、番薯丸、肉燕制作过程 , 均少不了番薯 。 (摄影 | 城市穿梭客)
番薯粥、海蛎煎、番薯干……番薯沉进了每一个福建人的生活里 。 至于大多数需要勾芡的福州菜 , 缺了番薯粉更是寸步难行了 。 福州小吃的代表肉燕 , 形似馄饨 ,“馄饨皮”却是用精选猪后腿瘦肉 , 剔去肉筋 , 捣成肉泥后混合番薯粉反复搅拌 , 不断压匀轧辗制成 , 薄如白纸 , 色泽似玉 , 若与鸭蛋共烩 , 便是宴席名菜“太平燕” , 吃的是福州味道的丰盛与深厚 。

▲肉燕 , 每一口下去都是鲜 。 (摄影 | 叶君浩)“传统福州味 , 清雅冰糖甜”的福州经典味道——茉莉花茶 , 同样体现了福州容纳四方的海洋精神 。 茉莉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从古罗马、阿拉伯一带而来 , 登陆福州 。 北宋年间 , 花茶工艺传入福州 , 写在书法家、茶学家蔡襄任职福州时创作的《茶录》里 , 其后 , 福州茉莉花茶承沿千年 , 又跟着 “丫霸”(意为:很棒!)福州人出海闯荡 , 香飘万里 。

▲茉莉花茶 , 有“窨得茉莉无上味 , 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誉 。 (摄影 | 黄小璇)
沙茶酱、芥末、咖喱、番茄酱 , 一种种外来风物不断登陆福建 , 来到福州 。 只需一个契机 , 底蕴逐渐丰厚的福州味道 , 便能蜕变 , 从此开一省风味之先……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 时势造出福州味
时至清末“五口通商” , 福建五占其二(福州、厦门) ,“开眼看世界”的福州因茶而兴 , 世界各国来客 , 甚至唤马尾港罗星塔为“China Tower”(中国塔) 。


▲福州马尾港罗星塔 , 仍然守望远方 。 (摄影 | 邱军)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 福州坐中望海 , 区位突出 , 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 。 1866年 , 清政府在福州马尾设立总理船政衙门 , 继而 , 中国的第一所近代海军学堂、第一座造船厂、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纷纷自“海上福州”诞生 。 中国近代海军史 , 福州人书写了众多篇章 。 船政崛起 , 带动福州各行业迅速发展 , 经济繁荣 , 饮食亦日渐发达丰厚 。 林则徐、沈葆桢、严复等福州群雄 , 则从大厝和坊巷里走出 , 纵横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舞台之上 。 他们虽然行走全国 , 却不忘家乡风味 , 林则徐巧用福州芋泥彰显爱国情怀 , 林徽因做得一手清淡素雅的好闽菜 , 海军名将萨镇冰曾手书“酥制肉绒福建第一 , 宝鼎老牌名震全球” , 说的便是今日名列非遗的鼎鼎肉松……

▲福州太极芋泥 , 被誉为“东方冰激凌” 。 (供图 | 福州文旅)
福州味道就这样因兴盛的人流往来传播 , 在过去承沿两宋 “苏杭雅菜” 的人文风韵;明清时期“京广烧烤”精湛技法的基础上 , 与八方饮食风味互通有无 , 清鲜、酸甜、鲜香、精调细作的福州菜体系逐渐成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