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煎|没人能拒绝一枚诱人的生煎!

生煎|没人能拒绝一枚诱人的生煎!

文章图片

生煎|没人能拒绝一枚诱人的生煎!

文章图片

生煎|没人能拒绝一枚诱人的生煎!

*本文为「三联美食」原创内容


『一个个生煎 , 白肚上缀着几点葱花 , 翻开底子金黄油亮却不见丝毫枯焦痕迹 。 』
作者/ 申功晶
在江南的点心界 , 一枚生煎有多诱人?
台湾历史小说家高阳在《胡雪岩》中写道 , 胡雪岩和漕帮老大尤五吃饭谈生意 , 吃的是番菜(大菜、西餐) , 吃罢算账 , 是一桌鱼翅席的价钱 , 而尤五却说未曾吃饱 , “番菜真没有吃头 , 又贵 , 又不好 。 ”尤五笑道 , “情愿摊头上一碟生煎馒头 , 还吃得落胃些 。 ”
生煎 , 具体出生在哪个年代 , 已经记不清了 。
在我祖父那个年代 , 每逢休假 , 他总会带上小儿子(我父亲)一起去浴堂泡个澡 , 待浑身清爽利索 , 叫上一辆黄包 , 拉去茶楼 , 拣个座头 , 点两杯毛尖 , 祖父一手托着茶碗 , 一边翘起二郎腿沉浸低吟浅唱的评弹声中 。 约莫下午三点时分 , 茶楼大堂开始有人兜售点心 , 诸如生煎馒头、蟹壳黄、枣泥拉糕、松子麻饼……

图 / 视觉中国
颇受父亲钟爱的当属生煎馒头 。 他至今尤记得 , 第一次吃生煎时的尴尬场面:上桌的生煎底部金黄焦脆 , 皮子上撒了些许葱花末、芝麻粒 , 闻起来喷香诱人 , 父亲忍不住小手抓起一个 , 一口咬下去 , 孰料浓鲜滚烫的汤汁“呲——”一下飞溅开来 。 汤汁溅了父亲一脸 , 甚至连邻座的客人也未能“幸免于难” , 祖父一个劲道歉:对不起!小孩子不懂事 。 饶是如此 , 生煎馒头仍是以色、香、味顶尖的颜值、口感 , 风头碾压其他佐茶小吃 , 而俘获了父亲的心 。 他每去茶楼必缠着祖父给他点一份生煎 。
生煎猪肉馅心 , 且油水扎足 , 一客(8只)下肚 , 落胃管饱 。 全然不是周作人《北京的茶食》中那种“吃不求饱的点心” , 对于泡老虎灶的普罗大众抑或干体力活的贩夫走卒来说 , 生煎亦是抵得饭食的 。 因此 , 价廉物美的生煎成了无分阶层的大众吃食 。
我也是生煎的一枚小拥趸 , 记得上小学时 , 天刚蒙蒙亮 , 父母还在蒙头睡觉 , 我悄无声息起床、穿衣 , 拿起一个搪瓷杯 , 一路小跑去附近的点心铺子等生煎出炉 。
生煎的魅力有多大?一口大平底锅旁 , 食客排成“一字长蛇阵” , 几乎个个伸长脖子 , 目不转睛盯着出锅盖 , 为的就是等一口热水噗烫的鲜肉生煎 。
一锅生煎出炉左右不过十来分钟 , 其间要不停转动铁锅 , 力求火候均匀 , 这样便能煎出硬中带脆、黄而不焦的好底子 。

图 / 摄图网
但见师傅气定神闲揭开楠木锅盖 , 雪白滚圆的小馒头在漆黑的锅底滋滋作响 , 此刻 , 眼疾手快地撒上一把葱花、一把芝麻 , 接着盖上厚重的楠木盖继续焖 , 当师傅最后将平底大锅斜一下 , 转两圈 , 不消片刻 , 汁多肉鲜的生煎就出炉了 , 那蒸腾的热气裹挟着袭人的香气扑面而来 , 芝麻、葱花霹雳吧啦跳跃 , 此时 , 只需站在这口铁锅前 , 便已黯然销魂 。 师傅娴熟拉一铲 , 四个底部金黄焦脆、面皮油亮饱满的生煎齐齐整整落在瓷盘中 。
老客吃生煎自有一套心得 , 小心翼翼地“轻轻提 , 慢慢移 , 先开窗 , 后喝汤” , 电光火石之间吸汤吞馅且“滴水不漏” 。 鲜嫩紧实的肉馅沁出丰盈滚烫的汤汁 , 肉香、麦香、葱香、芝麻香在唇齿间弥漫开来 , 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 。 难怪诸如张爱玲、周作人等文坛大咖一一皆拜倒在生煎的石榴裙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