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外形缺陷及产生原因和改进措施( 二 )


第一,采摘手法不当,致使新梢断裂处细胞破损过大 。
第二,贮运鲜叶堆压过重过久,导致红变 。
第三,杀青时温度低,翻炒不匀不足,叶子受热不足 。
第四,揉捻后未及时干燥或干燥温度低、时间长 。
2.改进措施
第一,采用恰当的采摘方式 。
第二,贮运鲜叶的容器应透气,忌用塑料袋装运 。
第三,采下的鲜叶及时送至茶厂摊放散热 。
第四,鲜叶摊放不宜过厚、过久 。
第五,杀青要杀透、杀匀 。
第六,揉捻叶应及时干燥 。 初干温度不低于120℃ 。
(七)灰暗(枯)
1.产生原因 在各类茶中均会出现的缺陷 。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条 。
第一,绿茶加工中揉捻过度、在制品液汁流出过多,致使茶多酚过多氧化 。
第二,绿茶初干温度偏低,炒干时间过长 。
第三,茶叶在潮湿环境中放置时间过长,致使茶叶受潮 。
第四,红茶萎凋过度 。
第五,红茶加工揉捻不足或发酵过度 。
第六,红茶、青茶干燥温度过高,足干时间偏长 。
第七,红茶中粗老原料过多 。
第八,青茶茶青偏嫩、晒青过度 。
第九,青茶做青过度 。
2.改进措施
第一,掌握揉捻适度,避免摩擦过度 。
第二,拣剔、包装时注意防潮 。
第三,茶叶从冷库中取出时注意密封,以避免茶叶过早在空气中暴露至冷凝的水分被吸附而受潮 。
第四,红茶萎凋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应超过18小时 。
第五,红茶发酵要适度 。
第六,红茶、青茶的初干温度不宜超过130℃ 。
第七,青茶应注意做青过程香气变化及适度 。
第八,青茶的干燥工序中烘焙温度由高渐低,中间逐次摊晾 。
第九,注意红茶原料嫩度,不宜老、嫩混杂加工 。
(八)带黄
1.产生原因
第一,绿茶烽锅时间过长或火温过高 。
第二,复干机滚条温度过高、时间过长 。
第三,原料嫩度差,杀青叶在制品摊放时间过长、过厚 。
第四,青茶杀青温度过低,时间偏长 。
第五,青茶杀青或初干时投叶量过大,水汽不透而闷黄 。
第六,包揉的在制品温度过高,包揉处理时间过长 。
2.改进措施
第一,复炒、滚加热时掌握温度不超过80℃ 。
第二,适当调整原料嫩度,控制摊放叶的厚度和时间 。
第三,掌握青茶杀青的时间、温度恰当 。
第四,控制青茶杀青、初干的投叶量 。
第五,根据工艺需要控制包揉工序的温度和时间 。
(九)露筋、朴
1.产生原因
第一,粗老的原料因揉捻(切)不当、表皮破损,茶叶茎梗上的木质部露出 。
第二,混杂在新梢中的老叶因破损呈残片状 。
2.改进措施
第一,规范采摘标准,把握好原料嫩度的一致性 。
第二,适当调整揉捻的工艺参数 。
(十)焦斑、爆点
1.产生原因 这类较常见的弊病形成原因是加热工序的温度过高使茶叶产生局部炭化,尤其是嫩芽尖和叶缘易被烧焦 。
2.改进措施
第一,控制投入加工的在制品数量 。
第二,注意机具的运转情况,突出关注加热的均匀性 。
(十一)花青
1.产生原因 这一弊病常出现在红茶中 。 原因有以下几条 。
第一,鲜叶老嫩混杂,致使加工不能一致 。
第二,萎凋、发酵不匀 。
2.改进措施
第一,合理采摘,老、嫩分采分制 。
第二,揉捻叶解块筛分后,老、嫩叶分别发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