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鸡翅|巴奴和费大厨,谁更懂借势?( 二 )





借人 , 还是借品牌?
这是个问题
有些人在成长中 , 不管是自悟 , 还是高人指点 , 都会不断觉醒、吸纳、进步 。
沉寂8年的巴奴 , 在2012年提出了那句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的口号 , “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 , 毛肚和菌汤才是” 。



◎经典借势广告语
没人知道巴奴这几年经历了什么 , 也没人知道 , 巴奴“借竞争对手之势”的思维从何而来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巴奴用最简单的方式 , 搭上了老大海底捞的这辆顺风车 。
海底捞做得也绝 , 为了“避免给势” , 无论任何场合、任何状况 , 从不回应 。
多年之后 , 一家河北餐厅依样画葫芦 , 喊出“炒菜界的海底捞”的口号 , 期望借势 , 但与对待巴奴的态度不同——海底捞回应了他 。
除了本主回应 , 法院还送去了一张传票 , 更绝的是 , 胜诉后的海底捞 , 拿着近百万的赔偿金 , 搞了个“餐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帮扶计划”——你不懂法不要紧 , 我来帮扶帮扶你 , 给你上一课 , 让你知道知道 , 啥叫知识产权 。
定位之父特劳特说 , 最好的广告语 , 不要把话说尽 , 最好能让读者说出某个词或短语 , 使意思更完整 , 这才使广告引人入胜 。
很显然 , 这家河北餐厅应该没听到过这句话 , 巴奴却把这句话玩得炉火纯青 。
【炸鸡翅|巴奴和费大厨,谁更懂借势?】巴奴沉寂了8年 , 那边的费大厨 , 沉寂了14年 , 直到2017年才喊出“传承两代人的拿手菜” 。

◎费大厨广告语
费大厨要借的 , 是“两代人”的势能 。
国人观念中 , 有传承、有故事、有历史的品牌 , 多少沾点老字号的意思 , 心理上会信任、依赖 。
但这其中有个问题 , 费大厨的“两代人” , 到底是谁?如果是名人 , 那就势能高 , 如果不是名人 , 那就势能低 , 甚至没势能 。
像蜀大侠的旗下品牌“吃城都青花椒鱼” , 就借了三位川菜大师的势能(组织川菜大师搞了个味觉创新研发团) , 尽管大部分顾客跟这三位大师都不熟 , 不过 , 听起来还是蛮厉害的 。
虽然费大厨在这个阶段还没做到彻底觉醒 , 但这个口号已经初具“大厨”模型 , 而且这与品牌名和战略定位是切合的 。
借势的思维一打开 , 品牌就有了节奏 。
随后 , 巴奴开始提出一系列广告语 , “深入原产地 , 精选好食材”、“更火的火锅 , 排队的人更多”、“越懂火锅 , 越爱毛肚” 。

◎巴奴口号
从借势的角度看 , 巴奴的这几个广告语并不高明 , 因为基本没借到势——
第一句 , “深入原产地 , 精选好食材” 。 好食材 , 你有 , 我也有 , 你深入原产地 , 我就在原产地 , 你拼啥子?
第二句 , “更火的火锅 , 排队的人更多” 。 排队人多 , 本身就给顾客传达了一种负面感受 , 因为很多顾客不想排队;巴奴的本意是“热销” , 但表达方式不太周全 。 其实 , 若想借热销的势能 , 倒不如说 , 每年卖出的毛肚能绕地球32圈 。
第三句 , “越懂火锅 , 越爱毛肚” , 就略微带点歧视的意味了——我不爱吃毛肚 , 就不懂火锅了?要是碰见杠精 , 可能还会补一刀 , “就你懂?”
这几个广告语没翻出什么水花来 , 主要原因在于 , 没借到势 , 太平淡 。
所以 , 巴奴兜兜转转 , 又提了句口号 , “服务不过度 , 样样都讲究” 。
刀刀见血的借势 , 巴奴又回来了 。

◎杀回来了
这边厢的费大厨也没闲着 , 忙着开店扩张的同时 , 还不忘抽空修改战略口号 , “湖南招牌菜 , 很香很下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