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秋膘|从水仙、肉桂,到大红袍,为什么有的岩茶汤色很深,茶味却很淡?( 二 )


因此能做到3-5冲后 , 茶味已经变淡 , 汤色依旧不减!


《3》
二、焙火焙死 。
焙火焙过头的岩茶类似烤焦的肉 , 没有饮用价值 。 业内俗称“病火茶” 。
鉴别病火岩茶 , 有不少实用法子 。
闻干茶 , 有焦糊味 , 无焦糖香 , 烤焦烤糊的气味明显 , 凑近去闻比较呛 。
看干茶 , 条索颜色过深 , 偏炭黑 , 仔细观察可发现 , 干茶表面并没有光泽感 , 较枯槁 。
冲泡后浅尝茶味 , 茶味薄 , 一股焦苦味 , 没有茶香 , 汤水不稠滑 , 没回甘 , 不好喝 。
稍闷一会 , 再看叶底 , 病火茶的叶底没有正常岩茶的软亮鲜活感 。
用手轻轻捏去 , 会感觉手感偏僵硬 , 没有弹性 , 证明叶底内在机理受损严重 。
纤维活性受损 , 哪怕多次冲泡 , 也无法自然舒展 。
最后的最后 , 回到正题 , 看汤色 。
尽管病火岩茶的外形、香气、滋味、韵味等表现 , 一言难尽 。 但它的汤色却很深沉 。
汤色红里透着黑 , 类似酱油汤色 。
话说 , 这种“发黑”的汤色是怎么做出来的?
因为焙火操作不当 。 焙茶时温度高了 , 时间太长 , 将茶叶内部的活性彻底焙焦 。
茶味全部受损流失后 , 泡出来的茶汤 , 入口焦苦、寡淡、又乏味 。
但阴差阳错间 , 却诞生了不少呈现深色的天然色素 。 这些色素 , 是导致病火茶泡出酱油汤的关键 。
这么说吧 , 用木柴制成的火柴棍 , 本身是划不出颜色的 。
但点火烧一烧 , 小木棒燃烧后变成了炭 。
用理工男的话来解释 , 有机物变成了无机物 。 烧焦烧黑的火柴棍 , 可以暂时充当眉笔去画眉毛了 。
汤色偏暗黑的病火岩茶 , 从一开始 , 就已经不适合喝了!


《4》
三、劣质茶加量 。
前两年春节 , 见识过一泡13克的岩茶 。
一开始 , 没有仔细看泡袋上的克数 。 剪开之后 , 直接冲泡 。 快出水出汤的汤色 , 却让我们傻了眼 。
哇哦 , 浓浓的酱油汤 。
揭盖闻 , 倒也没有闻到焦糊味 , 而是有着几分清幽花香 。
打开看叶底 , 被沸水快速润了一遍后 , 干茶的舒展度尚可 。
总之 , 达不到焙死的程度 。
只能说 , 火功有些高 , 是那种新手喝不惯的高火功 。
茶汤入口 , 舌面立刻是一排密密麻麻的苦味 。
连泡2冲 , 茶味又苦又涩 , 滋味很浓 , 但汤感却不稠滑 。
并且 , 那泡大红袍身上 , 同样发现了“有汤色无茶味”的问题 。
明明汤色看着这么深 , 茶味入口怎么不醇不厚呢?
后来在包装信息上 , 找到了答案 。
包13克的岩茶?!这下水落石出了 。
它的汤色深 , 完全是因为投茶量远远超标 。
至于茶味寡淡的原因 , 说白了还是俩字——品质 。
内质不足 , 数量来凑 。
这样的岩茶 , 能骗得过肉眼 , 但骗不过口感体验 。
【贴秋膘|从水仙、肉桂,到大红袍,为什么有的岩茶汤色很深,茶味却很淡?】对一泡好岩茶来说 , 又苦又涩 , 谈不上“有茶味” 。 喝入口汤稠水滑 , 醇厚细腻 , 才是真滋味!


《5》
汤色太深的岩茶 , 不建议喝 。
做青发酵适中的岩茶 , 汤色不该过分“发红” 。
焙火程度适中 , 没有焙死的岩茶 , 汤色不该“黑化” 。
冲泡浓度适中 , 茶汤颜色也不该一看就很浓重 , 活脱脱像是化了浓妆 。
好岩茶 , 是香清甘活的 。
上面点名的3类歪瓜裂枣式岩茶 , 问题多多 。
劣质茶喝了 , 无益健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