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和它的加盟帝国( 三 )



寻找第二曲线
如果说供应链成为蜜雪冰城打造加盟帝国的护城河 , 那么行业周期效应下 , 这条护城河也面临干涸的困局 。
从奶茶跨到咖啡、冰淇淋甚至便利店、啤酒 , 蜜雪冰城都是在为自己寻找第二曲线 。
首当其冲是奶茶市场的天花板已至 , 不论是喜茶、奈雪还是蜜雪冰城 , 继续拓店 , 都是“举起手打自己脸” , 如今一条街可以盘踞20多家奶茶店 , “饱和”是奶茶行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 尤其是蜜雪冰城的下沉优势已经面临挑战 , 据DT财经数据统计 , 喜茶、奈雪、星巴克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开店数量 , 已经超过了二线城市、正在接近一线城市 。
除了下沉 , 喜茶选择走另一条路 , 从投资市场宠儿转身变为投资者 。 比如咖啡品牌Seasaw、分子果汁野萃山、燕麦奶野生植物YePlant等 。



而蜜雪冰城压注咖啡的重要原因 , 其实与整个咖啡市场的进程息息相关 。 一位咖啡业内人士对「电商在线」提到 , 咖啡液的应用 , 使得奶茶品牌更多的进入咖啡品类 , 诸如古茗、蜜雪冰城等 , 这首先将影响到下沉市场的咖啡消费——咖啡的价格可以做到更低 , 利用咖啡液做出更多复合口味的咖啡饮品 , 也更容易让小镇青年接受 。
换句话说 , 教会小镇青年喝咖啡的 , 很可能是这些奶茶品牌 。 而基于自身的品牌红利 , 或许是蜜雪冰城选择在此时拓展幸运咖的重要考量 。
让蜜雪冰城急于拓展加盟版图的另一重动力 , 是消化其核心工厂生产能力 。 据《晚点 LatePost》报道 , 其核心工厂在今年一直在进行“精益生产”改革 , 并且引入了多个全国产能前十的大型原料处理机器 。 这些新增加的产能需要新加盟的门店去消化 。
而更为实际的原因 , 还是上市目标 。 去年中旬 , 曾一度传出要登陆港股 , 到去年9月29日 , 确切的消息显示 , 蜜雪冰城改道A股 , 正接受广发证券的上市辅导 。 快速扩店而顺利登上资本市场的故事 , 瑞幸也曾演过一遍 。

加盟帝国还如何持续
即便成功上市 , 也并不意味着蜜雪冰城的加盟帝国完全牢固 , 加盟体系的优势在于快速复制 , 也同样会被速度反噬 。
资深零售业人士淳鑫曾总结 , 加盟连锁的本质为复制财富 , 复制成功 , 这个复制性 , 体现在单店的投资回报率 。 “单店模型应该做得够锋利 , 才能从获客能力和盈利能力上发力 , 尤其一些饮品小吃品牌 , 绝大多数都要依赖品牌商的品牌赋能和运营管理 。 ”

(蜜雪冰城对加盟商过为严苛的罚款细则 , 也被加盟商诟病)

事实证明 , 蜜雪冰城虽然等成了“爆品品类” , 这是加盟连锁做得好的先决条件 , 但运营管理能力的乏力 , 却让加盟店的盈利能力大打折扣 。 因为客单价过低 , 蜜雪冰城开发新品的天花板也低 , 而缺乏新品的推动以及随着市场饱和而降低的利润率 , 最终还是会转嫁在加盟商身上 。
“油柑等水果蜜雪冰城也曾尝试过 , 但成本覆盖不了所以依然选择普通水果 。 ”一位业内人士对「电商在线」坦言 。
和奶茶红利期一样 , 幸运咖确实抓住了咖啡的红利期 , 利用供应链的优势 , 做下沉市场的咖啡布道者 , 但这并不足以让平价咖啡获得普遍的市场认可 。 从菜单上也能看出 , 许多一线城市精品咖啡店很难看到的“反常识”手段都在幸运咖出现 , 比如咖啡默认加糖、售卖奶茶、冰激凌等与咖啡根本无关的产品 。
一个是咖啡 , 一个是奶茶 , 幸运咖与蜜雪冰城看似不同 , 但相同的调性与DNA决定了未来走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