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伪国潮”烂大街,餐饮国潮风还能吹多久?( 三 )


打造“国潮” , 要从产品出发 , 不能“为了国潮而国潮” 。 像墨茉点心局的崛起是源于对“麻薯”这一传统中式点心的“品类再造”——零食化、健康化、网红化 , “国潮”只是作为其品牌的一种表达方式 。 如果脱离了传统中式点心 , 墨茉绝不可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浪 , 而泸溪河、鲍师傅等品牌也都是先在品类上有所突破后 , 再搭上了“国潮”这班车 。
另外 , 品牌也要因地制宜 , 结合自身特点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国潮定位” , 像是蜀大侠以“川蜀文化+武林元素” , 创造了“古风火锅” , 在一片红海的火锅市场里 , 树立起独有的具有武林风的“国潮火锅style”;养生茶饮品牌椿风 , 通过养生茶、熬夜水等将“传统养生理念与现代茶饮”的跨界融合 , 在茶饮红海中找到了突破;北京“朝花夕拾”咖啡馆推出“鲁迅拉花” , 被网友戏称喝的不是咖啡 , 是“墨水”;景山公园的“山又里”结合热点推出的“朕已核酸”咖啡 , 凭借着面朝故宫 , 这一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 , 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被刷屏 。

图片来源:柒酒烤肉
这些品牌基于自身定位和产品特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利用 , 强调创意的同时也做到了传承 。 打造出的“原创且具有稀缺性”的品牌/产品个性和气质 , 保证了品牌在“千篇一律的国潮”中脱颖而出 , 获得高溢价 , 吸引了广大Z世代年轻人对其趋之若鹜 。

国潮不是一阵风
而是品牌升级的长期主义
回望过去曾经流行的各种风潮 , 都具有典型的“周期性” , 比如品类流行(小龙虾、酸菜鱼、牛蛙等) , 场景流行(工业风、ins风、露营风等)等都是如此 , 火的快、去的也快 。
但“国潮”则不太一样 , 它有着其他流行元素不具备的三个特点:
第一 , 宏观因素
首先 ,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上升 , 人们的消费理念已经从“吃饱、吃好、吃健康”升级为“吃场景、吃氛围、吃文化” , 而“国潮消费”正是契合当下人们追求精神需求的生活方式 。
另外 , 随着“国内经济内循环”政策的持续推进 , “鼓励国货、扶持国货、消费国货”成为主流 , 本土品牌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 加上新生代消费群体对本土品牌、国货“价值归属和情感认同”的不断提升 , 国潮注定将成为“长期主义” 。
第二、消费者因素
“国运起 , 国潮兴” , 伴随着国家高速发展成长起来的Z世代们已经成为消费的主力 , 相较于70/80后 , 他们有着更加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 对本土品牌、国货的认同感也更强 。

图片来源:摄图网
第三、企业自身因素
过去五年 , 餐饮行业在供给侧严重冗余 , “内卷”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 在“产品、服务、体验”等方面日趋同质化 , 餐饮行业急需向“品牌、设计、文化”等高附加值层面升级 。
总的来看 , “国潮”不会是一阵风 , 而是未来十年里可能会一直影响餐饮行业的一个流行元素 。 未来伴随消费者审美的逐步加深 , “国潮”内核会进一步深化 , 向更高、更深的层次演进 。
写在最后
过去两年 , “国潮”确实有“被玩坏”的趋势 , 除了“长得像国潮”以外 , 借助营销的炼金术——5000篇小红书+2000篇知乎问答+大V带货 , 一个全新品牌也能快速被打造成“现象级”国潮品牌 。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但如今 , 随着同质化的加剧、审美门槛的提高 , “国潮”已经走过了野蛮生长期 , “拿来主义”已不再适用 , 普通的国潮品牌如果缺乏信任背书 , 将很难拿到流量的通行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