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伪国潮”烂大街,餐饮国潮风还能吹多久?( 二 )


1 , 缺乏原创、同质化严重
简单讲就是各种复制抄袭 。 像去年在墨茉点心局和虎头局爆火之后 , 很快引发了“点心局”在全国各地的泛滥 。 上海有“珍糕兴点心局” , 广州有“狮头点心局” , 郑州的“山河饼局” , 厦门的“三味酥点心局” , 原本主打“抖臀蛋糕”的“南洋大师傅”干脆直接改装成卖中式糕点的“南洋点心局” 。
不仅名字碰瓷 , 连出品、门头、VI、海报、包装等 , 各点心局们无一遗漏地集体抄作业 。

图片来源:翟彬供图
究其原因 , 在于烘焙行业一直处于“内卷严重、创新乏力”的状况 , “国潮”的出现变成了难得的“行业红利” 。 “复制点心局”确实能在初期帮许多中小型烘焙品牌迅速打响知名度 , 实现低成本获客 。 但眼看着满大街的中式点心都改叫“点心局” , 品牌及产品带来的同质化和价格战就在所难免 。
放大到整个餐饮行业来看 , 坚持“原创性” , 并舍得在“国潮”设计上投入的品牌依然凤毛麟角 , 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部分“国潮品牌”(主要是快招)的初衷就是短线操作 , 赚一波快钱 , 因此“谁火就抄谁”;
部分品牌是既不知道自己的品牌如何定位 , 也没有品牌发展规划 , 干脆蹭一波流量 , 所以“谁生意好就抄谁”;
还有大部分品牌则是即没有知识产权意识 , 也不愿意真金白银的投入 , 因此直接白嫖 , 打原创品牌一个时间差 , 在你进入到我方市场前先把品类红利吃干抹净 。
正因如此 , 导致“国潮”品牌“傻傻分不清楚” , 维权事件屡见不鲜:茶颜悦色起诉茶颜观色;火锅品牌“咬金”指责“脏飞”抄袭;明星郑恺的火锅店“火凤祥”涉嫌抄袭吼堂老火锅被骂上热搜……

图片来源:茶颜悦色微信公众号
2、缺乏内涵、形神分离 , 这届国潮“只有外壳没有灵魂”
“审美疲劳” , 这是目前大家对于“国潮”最大的感受 。 “腾龙、伏虎、祥云、仙鹤、巨大的字体、醒目的中国红”等相关的元素堆砌在一起 , 就成打造“国潮品牌”的“万能公式” , 仿佛只有这些元素才能代表中国 , 只有这样表达才叫做“国潮” 。
但实际上 , 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的“国潮”过于肤浅 。 “国潮”二字 , 从字面上可以拆解为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国” , 即代表中国的、传统的、有继承价值的 , 有文化属性的;第二层是“潮” , 即代表流行的、时尚的、有创造力的 。 两者之间“有传统 , 也有创新;有冲突 , 但不违和;要传承 , 更要打破” 。
但在现实很多“国潮”品牌中 , 即“看不到传承了哪些 , 也没见打破什么” , 更多的只是一堆元素的复制粘贴、排列组合 。
比如文和友火了 , 全国各地就冒出一堆“地方版文和友” , “老物件+老标语+仿古建筑” , 让大家在“大同小异”的场景里“怀着同样的旧”;城市符号火了 , 各地就涌现出同一版本的“城市名+绿纸袋” 。 如此雷同的国潮 , 让情怀成了短命的“快时尚” , 很难长久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感 。

图片来源:文和友品牌官微
当下 , 大部分的国潮品牌定位既不是来自品牌的“内生动力” , 也并非源于“使命愿景” , 更与产品毫无链接 , 基本都是源于现实的客观需求 , 即“只要傍上国潮 , 流量就有保证” , 因此甭管“国潮”的内在是啥 , 先追求个“形似”再说 。
但“国潮”绝不止是停留在浅层的表达 , 尤其是这届年轻人的审美在不断提升 , 不是简单的“弄两头醒狮 , 加上一抹中国红” , 美其名曰“国潮风” , 就能轻松糊弄了 。 品牌到底有没有“货” , 见多识广的年轻人一眼就看出来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