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皮|“家的味道”,就是喝一碗家家用铫子煨的汤。

豆皮|“家的味道”,就是喝一碗家家用铫子煨的汤。
文章图片

如果你路过吉庆街 , 会偶遇一群最会玩的“手艺人” , 他们把汉绣、布艺堆绣融入T台大秀 , 还把泥塑、玉雕带来市集练摊儿 。
在武汉 , 非遗就是生活 。 毕竟 , 一碗热干面 , 一笼汤包 , 一锅豆皮 , 热气升腾间 , 武汉人的非遗日常就开始了 。
豆皮|“家的味道”,就是喝一碗家家用铫子煨的汤。
文章图片

在武汉过早30天不重样
热干面、汤包、豆皮 , 你随便过个早
吃下去的可能都是非遗
豆皮|“家的味道”,就是喝一碗家家用铫子煨的汤。
文章图片

豆皮|“家的味道”,就是喝一碗家家用铫子煨的汤。
文章图片

热干面遍布武汉大街小巷 , 最知名的品牌还得是「蔡林记」 。
蔡林记的热干面制作技艺 , 源自1928年汉口码头上的“蔡林记热干面馆” 。 用料看似简单 , 制作过程却处处精细讲究 。
面要选优质高筋面粉 , 手工擀制 , 厚薄要适中 , 切面要粗细一致 , 煮面要“凤凰三点头”(点水三次) , 起锅后 , 趁热淋香油掸面 , 把面条掸得根根散开 , 不粘连 。
热干面除了面要好 , 还得讲究芝麻酱 。 武汉人是吃着蔡林记的黑芝麻酱长大的 , 相比后起的黄芝麻酱 , 黑酱比较吃油 , 成本和营养价值也更高 。
蔡林记热干面 , 风靡百年 , 味道依旧 。 跟武汉人热情、豪爽的灵魂早已融为一体 。
豆皮|“家的味道”,就是喝一碗家家用铫子煨的汤。
文章图片

每天早晨八点 , 上班走街 , 见红凳子绿凳子 , 大爷大妈小伢姑娘伢排排坐 , 蹲在树下马路边 , 埋头吃热干面 。 太香了!总忍不住停下来 , 喊一声:老板 , 来碗热干面!
豆皮|“家的味道”,就是喝一碗家家用铫子煨的汤。
文章图片

豆皮|“家的味道”,就是喝一碗家家用铫子煨的汤。
文章图片

1946年 , 高金安到“老通城”食品店任主厨 , 独创了三鲜豆皮 , 在配料中加入卤味 , 形成了老通城豆皮“重油 , 油而不腻;外脆 , 脆而不老”的特色 。
建国后 , 老通城成为武汉第一家国营餐厅 , 1958年 , 毛主席先后两度来汉品尝老通城豆皮 , 赞不绝口 。 此后 , 约有6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和不计其数的游客慕名而来 。
豆皮有多好吃 , 连从未踏足武汉的金庸也被吸引 。 在他的小说《笑傲江湖》第25章“闻讯”里 , 令狐冲准备前去嵩山少林寺救任盈盈 , 经过夏口(今武汉地区)时却忍不住连干三碟豆皮 。
“令狐冲向北疾行 , 天明时到了一座大镇 , 走进一家饭店 。 湖北最出名的点心是豆皮 , 以豆粉制成粉皮 , 裹以菜肴 , 甚是可口 。 令狐冲连尽三大碟 , 付账出门 。
豆皮|“家的味道”,就是喝一碗家家用铫子煨的汤。
文章图片

豆皮|“家的味道”,就是喝一碗家家用铫子煨的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