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土坑酸菜”事件一年后——插旗镇探访( 五 )


公司工作人员带着记者走进了他们的工厂 , 从落地玻璃外可看见生产的过程:“这里是清洗区 , 它不是直接冲水搅拌 , 是利用补充空气将叶子张开 。 前面的机器在进行巴氏杀菌 , 更好保证食品营养和风味不会改变 。 每一个都有记录 , 它边装箱边称重 , 如果超过一定的标准重量 , 就报警 。 ”

①对酸菜进行清洗、脱盐 。

②杀菌消毒 。

③成品装箱 。
规范化、智能化 , 以此推动传统工艺向现代加工技术转型、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转型是华容芥菜产业升级的重要目标 。 “另一个重点是将大数据引入华容芥菜产业监管 。 ”相关负责人表示 , 建成的大数据监管平台最终要实现一屏统揽芥菜全产业、一网监管芥菜全主体、一码溯源芥菜全环节 , 从每一个环节保证食品卫生 。
“推动两个转型有一定的难度 , 关键要解决观念问题 。 ”陈绍汉指出了其中要害 。 华容县蔬菜行业协会成立于2022年5月 , 这是在“土坑酸菜”事件发生后华容县新成立的协会组织 。
在此之前 , 制定全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实施蔬菜产业推广、管理全县蔬菜公共品牌提升等工作由蔬菜产业发展中心负责 。 从政府公开信息中了解到 , 蔬菜产业发展中心被单列为政府其他工作部门 , 而非隶属某个政府组成的部门 , 其机构职能中并未显示是否承担监管职责 。
“协会的职业角色是引导行业 , 加强行业自律 。 工作内容主要是协调、沟通、服务、指导、调研、分析 , 做政府和企业的参谋 。 ”在过去一年里 , 陈绍汉有着三个强烈的感受:政府对芥菜行业发展关心之重 , 改革力度之快 , 全县芥菜从业者奋进态度之一致 。
“‘土坑酸菜’事件发生前 , 我们的芥菜产业发展基本处于一个缓慢发展状态 。 ”陈绍汉用简单、粗放、低廉三个词语来形容以往的生产、经营和产品 。
“问题的根本还是在观念上 , 受到小农经济的制约 。 ”陈绍汉说 , 菜农靠着芥菜一年赚了几十万元 , 他会觉得很满足 。 不会再主动地进行提档升级 , 其实也是没有信心能做到 。 但“土坑酸菜”事件后 , 不升级改造就做不下去 , 这是赶着鸭子上架 。 “产业升级后 , 投入技术研发、原料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带动 , 都会推动小农生产迈向小工业生产 。 ”
2月23日 , 华容县举办了中国·华容芥菜文化节 , 现场共有32个、总投资112.81亿元的项目集中签约 , 其中包括华隆酸菜预制菜生产等6个芥菜产业项目 , 总投资34亿元 。 分享可喜的成绩似乎在向大家宣告着华容芥菜的浴火重生 。
如今 , 在华容县很少能听到有人会谈论“土坑酸菜”事件带来的影响 。 “像是在拳击赛场上给了拳击手一记重拳 , 或是在马拉松竞赛中绊了一下选手 , 尽管会在短时间倒下 , 但拍一拍灰尘 , 重整旗鼓 , 会走得更稳更好 。 ”刘绍亮边在空中比划着 , 边把收来的青芥菜放在沥水架上进行晾晒 。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自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