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与禅宗

南坊宗启是安土桃山时代(1573~1598)的茶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宗易居士(1522~1591)的入室弟子 。 南坊宗启编撰的“利休流”茶道秘传书《南坊录》(《南坊录》为千利休弟子南方宗启所着“利休茶汤传书” 。 分为“觉书”、“会”、“棚”、“书院”、“台子”、“墨引”、“灭后”等七卷 。 虽然学术界及茶道界关于着者南方宗启本人以及《南坊录》成书经过等多有疑义,但仍是了解千利休茶道理论的一部重要茶书 。 )中,介绍了其师千利休当年在位于“”(今大阪府市――译注)的南宗寺集云庵品茗会上的一段史话 。
这段史话以南坊宗启提问、千利休作答的形式展开 。 南坊宗启问道:“一般来说,茶道以‘台子’(原指正式茶道摆设风炉、杓立、盖置、建水、水指等一系列茶具的茶具棚架,这里特指正式“茶事”――译注)为本,但是师父您经常对我们讲‘茅棚小屋品茗会更令人心旷神怡’,这是为什么呢?”
千利休听后缓慢地开口答道:“小草庵之茶汤,首先以佛法为修行得道之根本 。 讲究茶室排场,追求美味佳肴,乃世俗之举 。 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 。 此乃佛陀之教诲、茶汤之本意 。 所谓茶汤,即汲水、取柴、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饮、插花、焚香,此等行为皆为践行佛祖之行 。 至于其中详细,宜自行思忖研究 。 ”
自古以来,这段名言脍炙人口,淋漓尽致地表达传授了千利休倡导的茶道精神 。
【茶人与禅宗】千利休的高足山上宗二(1544~1590)依据随其师习茶二十余年的亲身经历,编辑了茶道秘传书《山上宗二记》(《山上宗二记》为利休弟子山上宗二(1544~1590)所撰“名物记”及阐述千利休茶道的茶汤书 。 山上宗二在武将丰臣秀吉攻打小田原城时,被其君主丰臣秀吉割掉耳鼻处死 。 ) 。 《山上宗二记》中称:“茶汤风采尽在禅也 。 ”或:“茶汤由禅宗而出,故专依禅僧风范 。 珠光、绍鸥皆禅宗也 。 ”这段记述是在教诲天下茶人:茶汤之道源于禅宗,所以茶人应该效仿禅院僧侣专心侍佛的心境,修习茶道 。 并列举了身体力行地实践这一精神的村田珠光(村田珠光(1423~1502)为日本茶道创始者 。 曾拜一休和尚参禅 。 后经日本室町时代连歌师、画家,侍奉室町幕府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左右的能阿弥举荐,教授酷爱艺术的足利义政茶道 。 )和武野绍鸥(武野绍鸥(1502~1555)为日本茶道史上名人 。 继承村田珠光茶风,并将其传于弟子千利休 。 )两位茶道先人 。
禅茶一味,日本饮茶风俗的普及,茶文化的发展和茶道的形成,源于禅林“茶礼”的礼法及其精神 。 名留茶道史册的茶道巨匠的创作精神和艺术修养,都来自投身禅门、参禅修行、内观自省的体验和悟证 。 日本茶道界,尊奉村田珠光为“佗茶”开祖,因为他在“四席半”的有限空间里,创造了追求“茶禅一味”、“和静清寂”之无限艺境的“佗茶” 。
室町时代的茶人村田珠光(1423~1502)原为奈良称名寺的僧侣,后移居京都,拜大德寺一休禅师习禅,开创了禅风浓郁的“点茶法”,被誉为“佗茶”之祖 。 所谓“佗茶”,为茶道流派之一,流行于桃山时代 。 “佗茶”追求拙朴、简素、恬淡、冷峻、清寂的精神,与东山时代流行的“书院茶”茶风迥异,由千利休大成 。
武野绍鸥(1502~1555)为室町时代后期的茶人,师从村田珠光的门人宗陈、宗悟修习茶道,奠定了“佗茶”的实践基础,而后传至千利休 。
《山上宗二记》还记述:“道陈、宗易(利休)以禅法为要 。 ”这里是说,统率“东山流”(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命令擅长艺能的“同朋众”即侍者能阿弥创立的茶道流派之一――译注)的的茶人北向道(陈北向道陈(1504~1562)系出身于的茶人,为千利休的茶师 。 曾向武野绍鸥举荐千利休 。 ),以及其弟子千利休都颇受“珠光流”茶道影响,而以禅法为茶道之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