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较常食用花卉主要有:大白花杜鹃、粉花羊蹄甲、金雀花、石榴花、刺槐、玫瑰花、白刺花、海菜花、棠梨花等 。 因花卉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 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 所以越来越成为一种受人欢迎的、独具特色的美食 。
云南的鲜花宴
云南的食虫习惯云南民间 , 昆虫在人们的食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传统的民间谚语“三个蚊子一盘菜”、“蚂蚱当作下酒菜”;云南还有俗语“蚂蚱也是肉” , 其义与东北话中的“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相似 。 不同的比喻方式凸显了不同的饮食习惯:东北人爱吃面食 , 而云南人则好食昆虫 。
西双版纳傣族的油炸竹虫、双味蚂蚁蛋、煎蟋蟀、瓤知了、知了背肉馅; 瑶族人喜吃各类虫蛹;独龙族、傣族爱吃蜂蛹;云南苗族和壮族的脆烩蜂儿、瓤炸麻仁蜂、 油炸飞蚂蚁、油炸沙蛆等; 基诺人喜食蚂蚁凉菜和屎克螂; 布依族的软炸沙巴虫; 佤族的青豌豆炒蚂蚁蛋、煎柴虫;彝族的油炸蚱蜢; 哈尼族的炒竹虫、油炸蜂子等等 。
云南的虫子宴
云南食具的原生态云南南部地区民族至今常用芭蕉叶包饭包菜吃 。 竹筒是人们随身常用物 , 喝汤饮酒 , 生态环保 。 饮食上不论肉类、蔬菜 , 一般只加盐和辣椒等调料烧煮食用 , 很少用油炒食 。 各民族味喜酸辣 , 善制调料 , 如哈尼族制作的豆豉和酸菜很有名 , 配上辣椒、香柳、葱姜、盐等 , 作为蘸水和底料 。 德昂族把采集的野菜与调料一起舂细后吃 。 基诺族用树生的格罩罗果 , 捣烂加椒、盐制成每餐必备的酸辣调料 。
云南餐具的原生态
驯化而来的可食用禽类野性十足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边缘 , 常可见到灰黄色的小母鸡带领着几只小鸡觅食 , 当见到人时 , 它们便迅速逃进森林 , 这便是野鸡 。 而公野鸡的毛色非常艳丽 , 它们常低飞于林中 , 啼叫时发出“茶花朵朵”的悦耳鸣声 , 所以人们把这种鸡称为“茶花鸡” 。
云南的禽类原料都是由野生的禽类驯化而来 。 檀萃所编《滇海虞衡志》对滇南地区饲养的“摆夷鸡”有记载 , 而所谓摆夷鸡 , 实际就是现在人们所称的茶花鸡 。 据民族学家江应樑先生的考察 , 20 世纪四十年代 , 版纳及耿马一带地 , 特产一种摆夷鸡 , 形如常鸡而体略小 , 羽毛色泽极美丽 , 啼声与常鸡不同 , 听之好似呼 茶花两朵 , 故又称为茶花鸡 。 茶花鸡味道鲜美 , 但野性十足 。
野性十足的茶花鸡
水果入菜的“野性”云南是我国果树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 其种类及品种数量居全国前列 。 云南独特的自然条件 , 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种 。 在云南热带区域 , 传统种植的热带水果主要是香蕉、菠萝、芒果等栽培历史较长、面积较大的水果 。 龙眼、荔枝、毛叶枣、柚子等迅速发展 , 与传统热带水果一起 , 成为云南热区的主要热带水果 。
水果入菜由来已久 , 最为久远和著名的就是唐朝的樱桃宴 。 现如今 , 水果入菜已经成为云南人的日常 , 酸木瓜炖鸡、百香果煮鱼、水果蘸辣椒面等 , 这些看似“黑暗”的料理 , 却为云南的饮食文化增添了浓浓的趣味和色彩 , 助力云南饮食文化的发展 。
水果蘸辣椒面
可食用香料植物类都源自于自然
可食用香料是云南人烹饪的秘密武器 , 而云南“植物王国”美誉则是香料的“武器库” , 故云南素有“天然香料之乡”的美誉 。 云南各民族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 , 把这些香料的根、茎、皮、花、叶、籽、果应用得淋漓尽致 。 这些可食用香料的存在 , 让云南独特的饮食文化如虎添翼 。 可食用香料植物香型各异 , 香味别致 , 可以作为蔬菜、佐料、烹调香料、饮料、腌制食品或腌制食品的调配料 。 大多数香料植物具有清热解表、祛风除湿、开胃健脾、安神醒脑等保健功能 。 目前 , 云南部分香料植物种类通过人工引种栽培进入市场 。
推荐阅读
- 水果|美食安徽——黟县美食推荐
- 安徽|安徽人游安徽 | 丝丝入口,童年里的美味——龙须酥
- 鲈鱼|安徽人游安徽 | 寻味老城美食——江毛水饺
- 云南|云南人深藏不露的下饭“怪物”——骨头参
- 鱼片|美味安徽——岳西县特产美食推荐
- 豆腐|烹饪老师说菜谱——一条鱼不同部位成就的八个经典菜肴
- 包子|苏北名吃煎包——“赶集捎煎包”是给老人和孩子最好的礼物
- 云南|云南饮食文化——云南特有的乳制品成就的经典美食
- 营收|重庆小面好搭档——秘制清油和复制酱油
- 味香|认识乌龙茶—色重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