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 , 蚌以河蚌居多 , 一来是容易打捞 , 二来肉质鲜美 , 而鳖则是甲鱼 , 鲤为鲤鱼 , 鲨即鲨鱼 , 不过由于捕捞难度较大 , 能上餐桌的机会不多 。
另外鲂为三角鳊鱼、是一种大量分布在黄河、淮河、长江中下游的鱼类 。
鲔则为白鲟的古称 , 一说是指现代的烟仔鱼 , 由于其肉质鲜美 , 是当时王公贵族的最爱 , 而时至今日 , 已然成为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 。
鲿则是黄颡鱼 , 也叫毛鲿鱼 , 一般生活在河川溪流中 , 是一种淡水夜行性鱼类 。
鲦则为鱼纲鲤科的一种鱼类 , 著名的“头鱼理论”中的头鱼 , 指的就是鲦鱼 , 至于鲩 , 就是我们现代常见和常吃的草鱼 。
上述几种水产品 , 构成了秦代人餐桌上的海鲜品类 , 当然像虾和蟹这样常见的水产品 , 秦代人也是能吃到的 。
这么一看的话 , 似乎秦代人在肉食方面吃得还算不错 ,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以及水里游的一应俱全 。
当然 , 若是只看种类的话 , 秦代人吃的肉类以及水产品不比我们现代人少 , 但是 , 若是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当时 , 即便是他面对这么丰富的肉类和水产品的食材 , 照样有点难以下咽 。
为啥呢?很简单 , 当时人们对于肉食以及水产品的烹饪方式 , 会让现代人没办法接受 。
秦代时 , 榨油技术还未产生 , 也就是说 , 当时的人们还无法从各种植物上提取到油 , 因此 , 当时的人们只能吃到“荤油” 。
所谓荤油 , 用我们现代话来说就是从动物身上提炼出来的油 , 而古人对这种荤油也分得非常细 , 比如从有角的动物(如牛羊)身上提炼出来的油叫做“脂” , 而从无角的动物(比如猪)身上提炼出来的油则成为“膏” 。
并且 , 通过大量的烹饪经历 , 古人也总结出了动物油脂的不同特性 。
也就是说 , 秦代时的人们 , 已经开始使用油脂来进行烹饪 , 但当时的烹饪方式 , 却并没有炒这种 , 原因很简单 , 因为当时没有铁锅 。
脂香 , 牛脂也 , 膏臊且腥 , 豕膏也 。 膻 , 羊脂也 。
用铁锅炒菜 , 要到北宋时才开始普及 , 早期由于冶炼技术的落后 , 以及产铁量的不足 , 因此在很长时间内 , 古人是没办法吃到炒菜的 。
那既然不能炒菜 , 秦代的人是如何烹饪的呢?总结一下的话 , 大致可以分为煎、蒸、煮、烤以及炖 。
由于有从动物身上提炼出来的油脂 , 因此煎是能够实现的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 当时的煎 , 与我们现代人常见的将食物放在平底锅上 , 用油来煎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
将食物用油来煎至两面焦黄的烹饪方法 , 要到南北朝时期才有 , 北魏时的名著《齐民要术》就提到的这一点 。
而秦代时的煎 , 大致可以理解为将食物用动物油脂简单炸过后 , 再将其放入加水的容器内 , 然后进行小火收汁 , 最终形成一道菜肴的做法 , 有点类似于现代人煎中药的方式 。
除了这种外 , 当时主流的烹饪方式 , 更多的就是蒸煮炖 , 不管是什么食物 , 都可以放入锅中蒸和煮 , 而最方便也最快捷的 , 那就是一锅乱炖 。
此外就是烤 , 与现代的烧烤基本类似 , 区别就是做法和叫法不同 , 当时将大块或者整只的肉放在火上烤的话 , 叫做“燔” , 而把肉串成串烤 , 则叫做“炙” , 至于把肉裹上泥巴扔进火里烤 , 叫做“炰” 。
所以 , 如果一个现代人到了秦代 , 那么他想吃肉的话 , 就只能吃那种类似于煎中药一样煎出来的食物 , 要么就是来点蒸煮炖套餐 , 如果有功夫的话 , 也可以整一个小烧烤之类 , 至于炒菜之类 , 是吃不到的 。
推荐阅读
- 蔬菜|居家必囤的4种菜,不放冰箱能存半年,做什么菜都香,美味耐储存
- 蔬菜|冬季遇到这菜我从不犹豫,季节性太强了,清香脆嫩,贵点也值得
- 蔬菜|简单好吃,方便存储的速冻草莓是如何加工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 烧烤|新时代十大湘菜热辣出炉丨《湘菜》编辑部
- 酱油|天气降温,蔬菜涨价,这4种“便宜蔬菜”尽早囤,不愁冬天没菜吃
- 小米粥|秦始皇的一日三餐,吃的居然不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