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东北人吃大酱,路子有点儿野

生菜|东北人吃大酱,路子有点儿野

文章图片

生菜|东北人吃大酱,路子有点儿野

文章图片

生菜|东北人吃大酱,路子有点儿野

文章图片

生菜|东北人吃大酱,路子有点儿野

文章图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东北大酱滋养着广袤黑土地上数以万计的世代百姓 。 要问什么最能代表东北味道 , 那一定非大酱莫属 。
无论是在历史还是现代东北人的生活中 , 大酱一直都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 东北菜的酱香味儿离不开大酱的功劳 , 在历史长河的演变过程中 , 大酱也成为了东北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 世世代代都离不开这种简单粗暴的原始味道 。 哪怕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 , 但是齁咸的大酱仍旧还是东北餐桌上的常客 。 如果没有大酱 , 东北人的日子瞬间变得索然无味 。

东北大酱
对于东北人来说 , 大酱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 只有看着自家的满满的酱缸 , 才会有十足的安全感 , 也会看到活下去的希望 。
东北大酱的历史东北是满族人的聚集地 , 满族人做大酱历史悠久 。 最早在隋唐时期 , 满族的祖先靺鞨人就种植大豆制作豆酱 。 在《新唐书·渤海传》中有记载“栅城之豉”的文字 , “栅城”指的就是现如今的部分东北区 , “豉”字指的是豆鼓 。 可见在唐代 , 东北地区就已经开始有豆鼓制品了 。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说:“于东夷之城最为平敞 , 土宜五谷 , ”指的是东北地区地势平坦 , 适宜种植大豆等五谷杂粮 。

《金史》记载:“辽金故地滨海多产盐 , 上京、东北二路食肇州盐” 。 女真人“以豆为酱 , 制作豆酱 , 以蒜、芥末、醋加菜中调味 , 并以蜜代糖制甜食 。
不难看出在宋、辽、金时代 , 女真人开始真正酿造大酱了 。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之后 , 开始对明朝征战 。 东北人吃大酱跟努尔哈赤有着极大的关联 , 在带兵征战明朝的时候 , 由于长期缺乏食盐 , 八旗将士们的体力大幅下降 。 努尔哈儿于是就想到一个盐分补给的好方法 , 在征战的时候 , 都会向女真部落寻集一些豆酱 , 没时间了就打饭包吃 。 方便快捷的大酱于是就成为了八旗将士们行军中的必备物资 , 在行军打仗的时候 , 军厨总是会带上大酱 。 于是后来流传一句俗话“兵马未动 , 大酱先行” , 在后来满族人民搬家的时候 , 总是先将大酱块子优先搬上车 , 以此来表示大酱先行 , 可见大酱在满族人心目中的地位 。

成熟的东北大酱
近代闯关东之后 , 东北大酱跟各地的烹饪方法相融合 , 从此变得更加多样化 。
东北人为什么爱吃大酱东北人吃大酱由来已久 , 他们的这种饮食喜好跟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 东北地处我国最北端 , 无霜期短 , 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季比其他地方都要来的更早一些 。 地处苦寒之地 , 人们只有在冬天储备好足够的食物才能踏实过冬 。 因此入秋以后 , 在蔬菜丰收之时 , 不仅要想着一时 , 更要给接下来的冬天储备好生活的必备物资 。 当地人会挖地窖来储藏土豆、萝卜、白菜 , 还会腌制一缸缸的酸菜来应对难熬的冬季 。
即使到是盼到了开春时节 , 但冰封的大地也才刚刚开始苏醒 , 菜地一片荒芜凋零 , 要想吃到新鲜的蔬菜 , 恐怕还得等候很长一段时间 。 这个时候东北人就开始制作大酱了 , 大酱的吃法有很多 , 但大酱蘸菜却成为了当地人餐桌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 大酱这种便于储藏的咸菜跟东北酸菜一样 , 伴随着东北人的一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