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东北街上的冰糖大蒜,都卖给谁了?( 三 )


甜菜丰收的季节
坐拥全国最大的甜菜产地之一 , 不缺糖 , 想吃甜甜的东西怎么办?
冰糖万物应运而生 , 可以说是\"时势造英雄\" 。
有低气温能轻易冻硬糖稀的天时 , 有产糖作物的重要产地的地利 , 还有饱受寒冷侵袭的东北人爱吃甜、也需要甜的人和 。
东北冰糖大世界 , 可不就拿捏了 。
平平无奇的东北小摊
而且 , 因为冬天太长 , 闲来无事的东北人 , 还研究出了更多甜味料理 , 比如:糖水罐头 。
将果肉浸泡在糖水中罐装 , 不但会使保存时间更长 , 还会把水果变得更鲜甜多汁 。
还有橘子罐头、杨梅罐头、菠萝罐头、黄桃罐头 , 都是东北人儿时难得的美味 。
其中又以黄桃罐头最为珍贵 , 往往生病的东北小孩 , 才能得到父母贴心准备的一份 , 以表示心疼和慰问 。
打开罐头瓶 , 轻轻戳起一块 , 放入嘴中慢慢咀嚼 , 柔软的触感在舌尖上蔓延 , 酸甜的香气充斥口腔……
在爹妈眼里 , 那是缓解孩子病痛的“灵丹妙药” , 也解了东北人想“吃点甜甜”的燃眉之急 。
东北人喜食甜 , 从菜单上也能看出来 。
翻开任意一家东北菜馆的菜单:锅包肉、拔丝地瓜、松仁玉米、柿子拌白糖 。
这些常驻选手都是甜咸口 。
像拔丝地瓜 , 地瓜切滚刀块炸熟 , 再挂糖浆 , 夹起即拉丝 , 入口脆甜香绵……吃东北席面 , 这道菜必须有 。
拔丝地瓜/图源@味库
就算如今年轻人称它做“热量炸弹” , 也改不了它是“东北菜常青树”的事实 。
更厉害一点的 , 干脆来个粘豆包蘸糖 , 补充糖分什么的一把子安排 。
从口味 , 到食材 , 老东北人信奉一条真理:一切为了过冬 , 为了过冬的一切 。
每年入冬之前 , 东北人就像花栗鼠 , 囤完这个囤那个 , 冻饺子用缸 , 称排骨论“扇” , 买雪糕说“批”(批发) 。
东北天然大冰柜讲起过冬来 , 东北人称第二 , 没人敢称第一 。
就着这股“舍我其谁”的精神头 , 再沉重的话题 , 东北人都能搞出几分诙谐的气氛 。
什么化妆水冻成雪、生火烤车、水煮活鱼、暖气烫头、雪堆插鱼……
任你多大的场面 , 老铁们总能哈哈一笑 , “多大点事儿啊” , 更是东北孩子从小聆听的训诲 。
东北人和快递不能不说的故事
须知其他省份孩子上学时接到的通知:风休 , 雨休 , 雪也休;
东北孩子上学接到的通知:带锹 。
一个没扫过雪 , 没体验过“宁在雪地里劈叉 , 不能在雪地里倒下”的东北孩子 , 童年根本不完整 。
图源@程子汁
而当那群孩子长大了 , “雪地里除了自己都是敌人”的真理又被发扬光大 。
“千人大战打雪仗”什么的 , 不止震惊了南方人 , 也震惊了歪果仁一整年 。
在东北 , 打雪仗得用盆
得承认:东北人 , 是有点生猛是在身上的 。
火辣辣的心 , 火辣辣的情
靠着一身不惧严寒的“幽默细菌” , 每年降雪季 , 东北人都会准点成为“限定顶流” 。
喜提热搜之余 , 人们却并不很了解“东三省” , 甚至灵魂发问:
东三省 , 难道不是一个省?
其实人们所说的“东三省” , 通常指: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
这一称呼由来已久 。
明代称“关东” , 清称“东三省” , 到后期 , 东北改制 , 清廷正式将原属将军辖地的奉天(即沈阳)、吉林、黑龙江设为行省 , 各省任命巡抚 , 并置东三省总督一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