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流水的咖啡新贵,铁打的星巴克?( 六 )


相比瑞幸此前的疯狂撒币、撒优惠券来拉新求增长的做法 , Tims中国更注重精细化、数据化的运营 , 以此来提高复购率 , 获得盈利 。
“从初创公司到星巴克 , 很多人都看到(中国咖啡市场的)机会 。 ”Tims中国CEO卢永臣说:“我认为我们的关键比较优势是数字化 。 ”
【咖啡|流水的咖啡新贵,铁打的星巴克?】这跟Tims中国的融资背景和扩张的时机有关 。
2020年5月接受腾讯的战略投资后 , Tims开始借助微信生态在数字化创新上进行深度探索 。 借助腾讯的线上资源、数字化和智慧零售等能力 , 通过小程序等应用 , 让顾客从下单到取单更加便捷 , 同时精准收集消费数据 。 另外 , Tims通过打通线下线上的链路 , 进行精细化运营 , 包括私域运营 。 比如门店会邀请熟客通过各种渠道加入企业微信群 , 并根据社群特性定期推相关新品、优惠或活动 , 完成用户社群链路建设 。 Tims咖啡的运营团队也能够看清消费者的转化路径、消费偏好等属性 , 并在运营中透过消费行为数据 , 针对性推送不同优惠券 , 提高用户的复购率 。
Tims中国董事长尤彼德(Peter Yu)今年8月表示 , 2021年第一季度 , Tims中国实现了超过40%的同店销售额增长;在门店层面 , 过去15个月每个月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 , 被广泛用以计算公司经营业绩)都是正数 。 他说 , “我们计划到2026年 , 销售增长到超过70亿元人民币 , 并利用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 , 在同年将我们的利润率扩大到19%以上 。 ”

预测未来:增量市场中的机遇与挑战
我们再回到开头提出的两个问题:
1-“铁打的星巴克 , 流水的咖啡新贵”格局会不会被打破?
2-MANNER和Tims中国有多大可能打破这种格局?
关于第1个问题 , 笔者大胆做出一个预判 , 留待时间来检验:
现有格局一定会被打破 。
全球第三次咖啡浪潮精品咖啡的高潮会在中国 。 中国咖啡市场不会是“一家独大” , 一家品牌“吃肉”、其他品牌“喝粥”的格局 , 更有可能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此预判基于以下两个判断:
第一 , 中国咖啡市场处于增量市场 , 潜力大 , 需求旺盛且多样化 。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发布的《2021青年咖啡生活消费趋势洞察》显示 , 国内咖啡消费规模逐年扩大 , 咖啡已经成为一二线城市居民的刚需 。 另据《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白皮书》 , 我国一二线城市当中咖啡的渗透率已经接近70% , 几乎与茶饮品类相当 。
对于一二线城市里已养成日常喝咖啡的人来说 , 其每年喝咖啡的数量可以达到300杯 , 逐渐趋近于成熟的咖啡市场标准 。 咖啡也逐步从星巴克标榜的“社交货币”变成“日常饮品” 。 新生代年轻人的咖啡需求是多样化的 , 追求品质更好、更方便、高性价比的咖啡 , 消费场景更多样化 , 他们想在家、在办公室甚至在旅行中都可以喝到美味咖啡 。
从人均咖啡饮用量看 , 中国的增长空间巨大 。 芬兰平均每人每年1200杯 , 瑞士800杯 , 美国、加拿大则是300-400杯左右 。 考虑到饮食文化和消费阶段等因素 , 我们不用欧美国家的人均咖啡饮用量来做对标 , 而选择同为东亚的韩国和日本来比较 。 日本和韩国是年人均180杯 , 而中国北上广地区人均15杯 , 全国每年人均咖啡饮用量仅为6杯 。 所以说中国的咖啡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
从产业布局看 , 中国咖啡产业越来越完整和精细化 , 供应链越来越完整和快捷 。 比如 , 咖啡产业最关键的一环“烘焙” , 中国各地规模不一的烘焙工厂越来越多 。 而且现在人们买3-7日内新鲜烘焙的咖啡豆 , 可以2-3天就送货到全国各地 。 咖啡豆的品质也越来越好 , 比如中国云南地区近年来的小粒咖啡豆质量就很不错 。 作为一位手冲咖啡迷 , 笔者认为云南的精品咖啡豆做出的手冲咖啡 , 其风味和品质并不输巴西、哥伦比亚等咖啡大产区的咖啡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