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芝麻叶豆腐脑

? 宋宏建
“豆腐新鲜卤汁肥 , 一瓯隽味趁朝晖 。 分明细嫩真同脑 , 食罢居然鼓腹旧 。 ”这是《故都食物百咏》中的一首小诗 。
相传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野心勃勃 , 不仅不满足于一个有名无实的王位 , 而且醉心于长生不老之术 。 他曾召集术士门客在八公山下 , 燃起熊熊炉火 , 别出心裁地用黄豆和盐卤炼制仙丹 。 结果灵丹妙药没有炼成 , 却“炼”出了一种雪白细腻、美味可口的豆腐脑 。 有诗为证:“种豆豆苗稀 , 力竭心已苦 。 早知淮南术 , 安生获泉布 。 ”自此 , 豆腐脑便成为汉民族的一道著名传统小吃 。
芝麻叶的食用价值 , 一般人都知道可以用来凉拌、做面条和包包子 。 但不知在先民的哪个岁月里 , 居住于河南驻马店、漯河一带的人们 , 将黑不溜秋、貌不惊人的芝麻叶 , 与肤如凝脂、美若西施的豆腐脑“撮合”到一起 , 却似春风化雨一般 , 悄无声息地“撞击”出一种美味 , 很快便征服了南来北往的饮食男女 。 如今 , 作为一种河南的地方特色小吃——芝麻叶豆腐脑 , 应该说在一般的夜市或大排档 , 都能通过味蕾深植于记忆之中 , 让中原人无法忘却 。 尤其是查阅漯河的美食榜 , 它竟与大名鼎鼎的北舞渡胡辣汤、郾城豆腐盒等齐名 。
有人说西平县的豆腐脑最好 , 有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功效 。 且举例说清代易学大家邵宝华 , 从小天资聪慧 , 就因爱食豆腐脑 , 享103岁高寿;另有一日三餐不离豆腐脑的张风鸣 , 同治十三年得中武状元 。 这些说法虽有点玄乎 , 但在土壤和气候都非常适合芝麻生长的驻马店地区 , 色香味美的芝麻叶豆腐脑 , 的确是当地响当当的美食品牌之一 。
芝麻即将开花的季节 , 人们会摘取嫩绿的叶子 , 清水浸泡洗净 , 焯烫变色后捞出晾干 , 吃时再用温水泡开 , 放入杂面条或豆腐脑里 。 这里采叶的节点非常重要 , 早了芝麻秆骨骼尚未硬朗 , 去掉叶子影响产量;晚了叶子变老 , 味道开始发苦 。 只有在对的时间 , 用对的方法制作完成的“艺术品” , 才能在美食家的视野与舌尖上 , 描绘出黑白的简约大气 , 增添筋韧和酥滑的对决感 。 而更深的层次是 , 那携带了田野、阳光味道的芝麻芬芳 , 柔和了五谷杂粮的拙朴与厚重 , 还会交响出一股软糯的香醇辗转腾挪 , 令人齿颊生香 , 欲罢不能……
豆腐脑浇卤而食 , 是中原人的晨间佳品 。 如果不想出门 , 家庭制作也不复杂 。 先把黄豆温水浸泡 , 然后打浆 , 纱布滤渣后 , 将细豆浆入锅煮沸 , 点醋成块状 , 放些芝麻叶和调料煮熟即可 。 其中点醋是个技术活 , 放少了点出的脑花较小 , 看上去细碎;放醋多了 , 味道就会变酸 。 不过实践的过程 , 也是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嘛 。
【淮南王|芝麻叶豆腐脑】“云肤花貌认参差 , 未是抛书睡起时 , 果似佳人称半老 , 犹堪搔首弄风姿 。 ”这四句诗 , 也是《故都食物百咏》里的吟诵 。 其中讲老豆腐与豆腐脑外形相似 , 但老者像风韵犹存的半老佳人 , 幼者则若妙龄少女一般 , 灯火可亲 。 所以到了每年的农历六七月份 , 嘴刁的吃客们 , 都会逛进驻马店、漯河一带的大排档 , 尽情观赏那一绿(现摘的鲜叶)一黑(耐嚼的老叶)、草木生香的芝麻叶子 , 相互舒展于雪白的半固态豆腐脑里;慢慢品尝那入口即化的婉约或与牙齿角力的豪放 , 恍若在春日里欣赏美景的慢镜头 , 缓缓绽放出耐人寻味的清冽和风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