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吃元宵,赏花灯;小时候常好奇元宵的馅是怎么包进去的?

北京市|吃元宵,赏花灯;小时候常好奇元宵的馅是怎么包进去的?

文章图片

北京市|吃元宵,赏花灯;小时候常好奇元宵的馅是怎么包进去的?


小时候常好奇元宵的馅是怎么包进去的?
北方元宵的做法是:先拌馅料 , 和匀后摊成大圆饼 , 晾晒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 。 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 , 倒上糯米粉 , 转着\"筛\"起来 , 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滚动中糯米粉粘到馅料表面慢慢变成了球状 , 直至大小适中 , 就成了元宵 。 北方\"滚\"元宵 , 南方\"包\"汤圆 , 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
元宵从种类上分 , 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 。 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 。 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 。 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 , 称“五味元宵” , 意寓勤劳、长久、向上 。

南方人做汤圆时 , 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 , 然后将馅“包”好;
煮“元宵”有技巧:①开水下 。 锅内水开后 , 放入“元宵” , 用勺背轻轻推开 , 让“元宵”旋转几下 , 就不粘锅底 。 ②文火煮 。 “元宵”入锅煮至浮起后 , 要迅速改用文火 , 否则 , “元宵”不断翻动 , 受热不均匀 , 外熟内硬不好吃 。 ③点冷水 。 “元宵”入锅后 , 每开一次应点入适量的冷水 , 使之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 。 开两三次后 , 再煮一会儿 , 即可捞出食用 。 这样煮出的“元宵”质软内外一致 , 香甜可口 。

元宵的渊源
元宵 , 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 , 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元宵赏花灯 , 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 。 正月十五闹元宵 , 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 元宵之夜 ,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 人们赏灯 , 猜灯谜 , 吃元宵 , 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 在汉文帝时期 , 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 汉武帝时 ,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 , 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
《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有关于宋代元宵节吃元宵的记载 , 元宵在宋代已作为欢度元宵节的节日食俗 。 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 。 因元宵节必食\"圆子\" , 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了 。 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 , 这些名称都与\"团圆\"字音相近 , 取团圆之意 , 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 , 和睦幸福 , 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 , 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 , 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舞龙灯、舞狮、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 , 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 , 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是年年欢庆不衰 。
诗词里的元宵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 , 市中珍品一时来 ,
帘前花架无行路 , 不得金钱不肯回 。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 , 江米如珠井水淘 。
【北京市|吃元宵,赏花灯;小时候常好奇元宵的馅是怎么包进去的?】见说马家滴粉好 , 试灯风里卖元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