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鱼片|一口生鱼片,能吃到多少寄生虫?

生鱼片|一口生鱼片,能吃到多少寄生虫?

文章图片

生鱼片|一口生鱼片,能吃到多少寄生虫?

吃生鱼片 , 已经变成了一种潮流 。 在不少城市 , 刺身和寿司的日料店也越来越常见 。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 , 美味的生鱼片 , 很可能是一座「虫窟」 。
吃生鱼片就像开盲盒 ,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口美味里 , 到底有没有一条蠕动的寄生虫 。 鱼类感染的寄生虫种类非常多 , 但是 , 只有少数寄生虫会致人生病 。
「华支睾吸虫」 , 又叫「肝吸虫」 , 是中国淡水鱼中最常见的一种致病寄生虫 。 当食用了被肝吸虫感染的生鱼片后 , 其虫体便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胆管、胆囊内 , 引起胆道一系列病变 , 比如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等 。
华支睾吸虫的成虫可寄生在胆管中长达 20~25 年 。 当虫体过多时 , 死亡的虫体、 虫卵及黏蛋白长期阻塞胆管 , 还会引起胆汁性肝硬化、细菌感染等 。

所以 , 你吃的是新鲜生鱼片 , 也可能是大名鼎鼎的胆管癌 Ⅰ 类致癌物 。 这种寄生虫在淡水鱼中分布的广泛性 , 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 中日韩的 139 种淡水鱼都有它的存在 。 即使是常见的家养鱼种 , 比如鲤鱼、鲢鱼、清鲩(草鱼)、鲫鱼等 , 也不能避免 。
海鱼确实比淡水鱼安全一些 , 海鱼的寄生虫种类整体上确实比淡水鱼少 。 但淡水鱼和海水鱼寄生虫的感染率是差不多的 。 一些海鱼的寄生虫 , 同样是致病的 。 就拿海鲜刺身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异尖线虫来说 , 人体确实不能提供最适宜的生存环境 。
【生鱼片|一口生鱼片,能吃到多少寄生虫?】吃到肚子里的异尖线虫多是幼虫 , 它们并不会长大 , 但也不会死亡 。 它们在你的体内吃喝拉撒 , 有时还会成群结队地旅行 , 医学上称其为「内脏幼虫移行症」 。 它们死亡后 , 尸体埋进胃壁形成芽肿 , 有时还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
吃到这种寄生虫 , 严重者会引起剧烈腹痛和呕吐 。 游弋到胃肠道里的异尖线虫没有特效药 , 一旦感染 , 只能胃镜钳出 。 光是想想 , 胃已经在痛了 。 而这种寄生虫 , 在海鱼中分布同样非常广泛 。

怎么吃生鱼片 , 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方案一:在 -20 ℃ 及以下环境温度中冷冻和储存 7 天;
方案二:在 -35 ℃ 及以下环境温度中冷冻和储存 15 小时;
方案三:在 -35 ℃ 及以下的环境温度中冷冻 , 并在 -20 °C 及以下的环境温度中储存 24 小时;
以上 3 个方案可能不适合冷冻特别大的鱼(例如 , 厚度大于 6 英寸)
要想 100% 安全 , 劝你还是别吃
对于消费者来说 , 谁都不能保证 1% 的「中奖」概率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 生鱼片的整个制作过程是一个黑箱 , 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了 。
比如杀死寄生虫最为关键的一步——冷冻 。 一旦达不到温度条件和要求的时长 , 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就不会低 。
退一万步讲 , 你吃的海鲜里没有寄生虫 , 但生食还有太多不可控的风险 。 在处理、加工或准备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污染 。 它是否在适当的温度下储存和运输?有没有与受污染的其他海鲜或海水接触造成的交叉污染?它是否携带甲型肝炎病毒、沙门氏菌、创伤弧菌?
而远离上述所有危险、实现 100% 安全的方法 , 其实很简单 , 加热 , 铁锅炖鱼不香吗?
撒点胡椒海盐 , 或是滴几滴豉油 , 不管是煎炸、还是蒸煮 , 它不香吗?

当然 , 如果你实在抗拒不了生鱼片的美味 , 即使有风险也愿意豁出去尝试 , 那么吃之前牢记这几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