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报采访人员程小路报道】“一般跟着猪吃就没问题 , 跟着羊不行 , 羊吃的这个草你嚼不动 。 ”刘亮程摘了一簇苜蓿 , “生吃的味道比熟吃更好” , 又薅了一根蒲公英 , “嗯 , 非常好吃” 。 他一脸认真地向城里来的好友介绍“路边美食” , 嘎吱嘎吱的清脆咀嚼声传出屏幕 , 野草似乎成了无上美味 。
这位在上世纪90年代因《一个人的村庄》蜚声文坛的“中国20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作家林贤治语)在位于天山东麓的菜籽沟村居住了近10年 , 文学爱好者们闻声而来 , 小村庄一度游人如织 , “连鸡蛋都卖得比隔壁村更贵了” 。 疫情这两年 , 村庄归于平静 。 刘亮程告诉本报采访人员 , 最近他除了种菜、写作 , 还筹备着第三届木垒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 , “争取今年夏天做(颁)出来” 。
文章图片
刘亮程(受访者供图/《中国新闻》报 发)
从一个人的村庄到一群人的村庄
以作家为主角的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二季近日开播 , 同时 , 新版《一个人的村庄》和新书《本巴》出版 , 这让“过了几年清净日子”的刘亮程再次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 。 因为忙着种菜 , 他没有离开乡下的家 , 各种交流采访活动都通过互联网远程进行 。 在5月7日晚的视频号直播和第二天接受本报采访人员采访时 , 听筒那头时不时传来响亮的鹅叫和鸟鸣 。
【村里|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正在改变】“我希望听到的就是树上的鸟叫 , 鸡鸣狗吠 。 ”刘亮程说 。 正是带着这样的愿望 , 他2013年来到菜籽沟 , 把村里一个已经成了羊圈的废弃老学校建成“木垒书院” , 定居了下来 。
这个村落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 , 南靠天山支脉博格达山 , 北望准噶尔沙漠 , 距乌鲁木齐280多公里 。 村民的祖辈大多自明末清初由陕甘一带迁来 。 刘亮程发现 , 村里每年冬天都有老人去世 , “你会感到村庄只有去的人 , 没有来的人 , 多少年以后 , 这个村庄可能就变成‘一个人的村庄’” 。
彼时 , 刘亮程带动30多位艺术家入驻菜籽沟 , 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设立了“丝绸之路木垒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 , 评选奖励对中国乡村文学、绘画、音乐、乡村设计作出杰出贡献者 。 这个被称为“中国最接地气的乡村文学艺术奖”原计划每年评选一次 , 但自2015年首届大奖颁给作家贾平凹 , 2018年大奖颁给艺术家王刚后 , 第三届迟迟没有动静 。
“今年争取把第三届做了 。 ”刘亮程说 , 如果进展顺利 , 会在7、8月份颁出乡村建筑设计大奖 。 “这次我们准备稍微做大一点 , 邀请做建筑设计、文化艺术、乡村旅游等各个方面的专家过来 , 共同探讨中国乡村应该盖什么样的房子 。 ”
文章图片
2020年7月 , 新疆发生疫情 , 刘亮程(左一)和志愿者们在木垒书院封闭生活了40天 。 (受访者供图/《中国新闻》报 发)
“村庄”差点被写成一部爱情小说
刘亮程在文坛留名 , 源于1998年出版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 。 他原本想写成小说 , 而且还是一个爱情故事 , “但现在看来 , 那个小说注定是写不完的” 。
在首版之后的20多年里 , 《一个人的村庄》多次再版 , 从一开始的10万多字增至20万字 。 今年 , 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刘亮程作品”七卷本里有最新版的《一个人的村庄》 , 刘亮程删去了其中部分描写性的文字 。 “写这本书的时候 , 我三十多岁 , 对写性还有兴趣 , 于是写了一些动物的性 。 对于乡村来说 , 那些东西也充满了生命力 。 但考虑到现在有很多小孩在看 , 所以就把这些内容删了 。 删了不嫌少 , 放上来也不觉得多 , 不会影响主体 。 ”
推荐阅读
- 笋尖|?四喜烤麸详细教程来啦,想吃上海本帮菜,教你在家做,为上海加油
- 豆腐脑|五一回农村老家,婆婆50元做了6个菜,儿媳全程黑脸,网友:矫情
- 过程|传统节气美食|立夏乌米饭(豌豆咸肉饭)的经典做法
- 牛奶|这间60年公馆老店可是红到游客都会专程前来怒吃一波,台一牛奶大王就是这么好吃!
- 菜品|村里农家乐有了“招牌菜”
- |白酒酿造的一般过程
- 草莓|大家都在做的草莓味儿心形曲奇,连美食都是爱你的形状~ 跟着教程做起来!
- 朱伟铭|感恩奋进这五年 |“三项工程”累计培训797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247万人次
- 蛋糕|烘焙食谱 | 柠檬磅蛋糕怎么做?酸甜清爽夏日必备 保姆级教程
- 食材|“粤菜师傅”工程实施四年 串起全链条舌尖产业 走出高质量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