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后期煮茶茶具的改进
古人饮茶之前, 先要将茶叶放在火炉上煎煮 。 在唐代以前的饮茶方法, 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末, 加上油膏、米粉等, 制成茶团或茶饼, 饮时捣碎, 放上调料煎煮 。 煎煮茶叶起于何时, 唐代以来诸家就有过争论 。 如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说:“于茶之见前史, 盖自魏晋以来有之 。 ”后人看到魏时的《收勘书图》中有“煎茶者” 。 所以认为煎茶始于魏晋 。 据《南窗记谈》“饮茶始于梁天监(公元502年)中事 。 ”而据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之语, 说明煎煮茶叶需要一套器具 。 可见西汉已有烹茶茶具 。 时至唐代, 随着饮茶文化的蓬勃发展, 蒸焙、煎煮等技术更是成熟起来 。 据《画谩录》记载:“贞元(公元785)中, 常衮为建州刺史, 始蒸焙而研之, 谓研膏茶, 其后稍为饼样, 故谓之一串 。 ”茶饼、茶串必须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后才能饮用 。 这样无疑促进茶具的改革, 而进入一个新型茶具的时代 。
从中世纪后期来看, 宋、元、明三代, 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种铜制的“茶罏” 。 据《长物志》记载:宋元以来, 煮茶器具叫“茶罏”, 亦称“风罏” 。 陆游《过憎庵诗》日:“茶罏烟起知高兴, 棋子声疏识苦心 。 ”依此说, 宋陆游年间就有“茶罏”一名, 元代著名的茶罏有“姜铸茶罏”, 《遵生八笺》说:“元时, 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铸法, 名擅当时 。 ”这二家铸法主要精干罏面的拔蜡, 使之光滑美观, 又在茶罏上有细巧如锦的花纹 。 “制法仿古, 式样可观, ”还说“炼铜亦净……或作 。 ”实指镀金 。 由此可见, 元代茶罏非常精制, 时至明朝, 社会也普通使用“铜茶罏”, 而特点是在做工上讲究雕刻技艺 。 其中有一种饕餮铜罏在明代最为华贵 。 “饕餮”是古代一种恶兽名, 一般在古代钟鼎彝器上多见到这种琢刻的兽形 。 是一种讲究的琢刻装饰 。 由此见到, 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 雕刻技艺十分突出 。
我国中世纪后期, 除了煮茶用茶罏, 还有专门煮水用的“汤瓶” 。 当时俗称“茶吹”, 或“铫子”, 又有“镣子”之名 。 最早我国古人多用鼎和镬煮水 。 《淮南子·说山训》载:“尝一脔肉, 知一镬之味”高诱注:“有足日鼎, 无足日镬” 。 (明清时期,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镬”叫锅 。 )从史料记载来看, 到中世纪后期, 用鼎、镬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渐被“汤瓶”取而代之 。
【中世纪后期茶具的改进】过去一些作家认为, 我国约在元代出现“泡茶”(即“点茶”)方法, 因此元代煮水器具为之一变(指改制用汤瓶) 。 但据笔者所收集的史料来看, 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 。 这里顺便摘引两条史料为据 。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有记载说:“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 然近世(指南宋)沦茶, 鲜以鼎镬, 用瓶煮水, 难以候视, 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 。 依罗大经之意, 过去(南宋以前)用上口开放的鼎、镬煮水, 便于观察水沸的程度, 而改用瓶煮水, 因瓶口小, 难以观察到瓶中水沸的情况, 只好靠听水声来判断水沸程度, 《鹤林玉露》又说:“陆氏(陆羽)之法, 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 故以第二沸为合量下末 。 ”陆羽是唐朝人, 是《茶经》的作者, 被认为是我国唐代茶文化兴起的奠基人 。 这样一个茶家煮水都使用“镬”, 足可说明唐代还未曾使用“汤瓶” 。 又据宋代文学家苏轼在《煎茶歌》中谈到煮水说“蟹眼已过鱼眼生, 飕飕欲作松风鸣……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 ”苏轼的这段诗词可以作为宋以来煮水用“汤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证 。
推荐阅读
- 唐宋以来饮茶茶具的改进发展
- 古今茶具的区别与联系
- 选、沏、养紫砂茶具的方法
- 初次使用紫砂茶具注意事项
- 茶具有杀菌和抗病毒的作用,白茶
- 一起来捉妖后期应该培养什么妖灵
- 功夫茶冲茶具体方法
- 茶具公道杯的作用及分类
- 茶具名窑:中国历代名窑的特征
- 初藏紫砂壶者首选陶艺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