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动地]南京考古发现“天下第一壶”

  提起紫砂壶, 所有的人都会立刻想到宜兴 。 从宋代紫砂创制开始, 直至明末臻于成熟, 历代的名壶、名家几乎都出自于宜兴, 宜兴因此也得到了陶都的美名 。 但是你也许不知道, 有着“天下第一壶”之称的提梁紫砂壶竟一直藏身于南京市博物馆里 。
  “流泪”的紫砂老祖
  褐红色的壶身、粗糙的缸胎、简洁的壶身……如果你见过精品紫砂壶, 可能不会把这个简陋的家伙放在眼里, 但这把提梁壶却是现在已知的年代最久的紫砂壶, 堪称紫砂壶的老祖宗 。
  在南京市博物馆内, 采访人员仔细端详了一番这个600岁的“紫砂老祖” 。 高约17厘米的它有着圆圆的大肚子, 快到壶的底部才略有收敛 。 它的肩上扛着拱形的提梁, 后部还有一个用来拴绳系盖的小系 。 这样简朴的造型与后代紫砂壶却是有所不同 。
  “你看壶面上的点点‘泪斑’都是早期紫砂加工工艺留下的印记 。 ”南京市博物馆办公室宋燕主任告诉采访人员, 这些“泪斑”叫做“缸坛釉泪”, 证明当时紫砂器的烧制还没有另装匣钵, 而是与一般缸器同窑烧制, 在窑内受到其他有釉器物的影响, 黏上的 。
  这足以说明这把紫砂壶是紫砂工艺早期的作品 。 这样的烧制方法在紫砂器发展史上时间很短, 最晚在明代万历以前就得到了改善 。
  主人是明代大太监
  事实上, 这只壶并不是传世品, 而是一件出土文物, 它的主人是葬于中华门外马家山的明代司礼太监吴经 。 根据从墓葬中出土的砖刻墓志纪年推断, 这只壶应该是在嘉靖十二年, 也就是1533年随着吴经一起下葬的, 也正是这砖刻墓志使它成为我国目前唯一有确切纪年可考的嘉靖早年的紫砂器 。
  在公元1519年的时候, 明武宗朱厚照从北京南巡至南京, 吴经便奉命到扬州为接驾打前站 。 他一到扬州便选择最豪华的宅第作为自己的提督府, 并指示手下, 强抢民女、劫掠居民 。 作为堂堂地方大员的扬州知府也只能跪地请求吴经不要胡作非为 。
【[惊天动地]南京考古发现“天下第一壶”】  宋燕告诉采访人员, 吴经之所以敢如此放肆是因为提督太监掌督着皇城内的礼仪刑名及关防门禁, 同时还负责所有的内廷供应, 这就意味着皇室采购茶叶等物品的大权也在他的掌握之中 。 想必这把提梁壶就是这样到他手中的 。
  明代人用它煮茶
  “到了明、清, 紫砂茶具开始兴起 。 ”宋燕告诉采访人员, 始于明朝早中期的紫砂壶比例比较协调, 泥质颗粒较粗, 吴经墓出土的紫砂壶正符合这一特质 。 最难得的是, 出土于吴经墓的紫砂壶的形制与明代画家王问的《煮茶图》中的煮茶壶非常相像, 提梁把手和壶腹几乎一模一样 。
  中国人饮茶的方法在历经几百年后, 到了明代, 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不再冲点、煎煮而是简化手续, 进步到沏泡了 。 “王问是嘉靖年间的进士, 当时也还有煮茶这种饮茶方式 。 ”宋燕说, 这说明这种壶是可以用来煮茶, 也可以用来冲泡 。
   这个变化过程的时间段, 大致从1531年到1595年, 正好位于这一时间段的吴经墓陪葬提梁壶, 对研究茶道和紫砂壶都有着重大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