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饮食寡淡的古人,为何在宋代,开始追求起了美味?( 三 )


除了酱油之外 , 豆酱、肉酱、豆豉等 , 也是宋代百姓钟爱的食物 , 只不过它们逐渐从精致的菜肴中隐退 , 变成了佐餐小料 。
值得注意的是 , 宋代人们说的“酱”指的是广义的发酵酱料 。
但到了宋代之后 , 随着酱油产量的提升和使用场景的普及 , “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酱”就只代表酱油了 。
在宋代白糖的产量 , 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 在唐代之前 , 古人们只能使用蜂蜜等天然调味品来为菜品增加甜味 , 其高昂的价格 , 令普通百姓望而却步 。

▲美味的东坡肉
到了晚唐 , 古人掌握了从甘蔗中提取白糖的技法 , 但在战乱的影响下 , 白糖的产量十分有限 , 糖在饮食中的运用依然没有普及 。
在宋代南方的土地 , 得到了进一步开垦 , 且内陆地区政治局势趋于稳定 , 这让甘蔗这一经济作物的种植量有了显著提升 , 白糖的产量自然也上了一个台阶 。
而白糖结晶技术的发展 , 也让白糖的运输变得更加方便 。
宋真宗时期 , 每年就有几万斤白糖被运往京师 , 充足的供应 , 令白糖逐渐成为百姓的日常调味品 。
比如著名的东坡肉 , 在制作过程中就会加入白糖来令肉皮的色泽更加红亮 , 同时也能提升菜肴的风味 。
还有人会在薄饼上涂抹白糖然后烤制 , 以此达到“化痰消食”的作用 。
除了做菜之外 , 宋代百姓还会用白糖来制作甜品 , 其中最受儿童喜欢的便是“乳糖狮儿” 。
这种食物是用牛乳加上米粉和白糖熬制而成的 , 在混合均匀后 , 这些东西会被倒进狮子形状的模具中冷却 , 成型后 , 便和今天我们见到的奶糖十分相似了 。
在熙宁年间的中元节时 , 北宋皇室会邀请外族使者一同到御楼上观灯 。
此时宣仁太后会赏给每位使臣两匹绢布 , 而随行的孩子们 , 则可以领到两块乳糖狮儿 , 其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

▲香甜的奶糖
在宋代之前 , 由于经济水平不发达 , 因此百姓们在满足生存的基础上没有太多的资源去追求食物的美味 , 各种调味料的生产制作技艺 , 也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
随着宋代商品经济达到较高水平 , 人们的生活条件显著提高 , 百姓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
而且当时中原地区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 这也促进了生产技术的提升 , 并引入了更多香辛料 。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 中国传统调味品在宋代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 各种各样的食品加工工艺也层出不穷 。
令我国的美食体系大大丰富 , 为日后中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也彻底改变了中国百姓的饮食形态 。
参考资料:本文部分内容 , 参考自《宋代调料研究》 , 邱飞飞著 , 2018年6月发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