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糕|过年期间的三必须和三不许

炸糕|过年期间的三必须和三不许
炸糕|过年期间的三必须和三不许
炸糕|过年期间的三必须和三不许


过年风俗 , 各地大同小异 。 我们千里奔赴 , 不辞辛苦 , 为的是一场团圆 。 生活不停重复 , 我们以变化化解枯燥 , 过年尤甚如斯 。
农村是讲究极多的地方 , 外人看来 , 乡人们似乎有食古不化之嫌 , 年轻人觉着 , 村里的规矩着实麻烦 。 其实 , 正是这些坚持和守候 , 让我们的“年”有了味道 , 让我们在繁复中端正态度 , 把节日当做节日 , 而不是假日 。
在我的农村老家 , 过年期间有三必须和三不许 , 我在此一一道来 。

三必须第一:三十必须吃炸糕
炸糕是黍子面炸糕 , 在古代曾一度占据主食地位 , 孟浩然在其《过故人庄》中曰:故人具鸡黍 , 邀我至田家 。 可见唐代的黍子乃是农家招待客人的美食 。
时光荏苒 , 沧海桑田 , 如今的黍子种植区域一再萎缩 , 很多地方的人甚至没有见过 。 在我老家 , 人们种黍子亦不甚多 , 够自家吃就好 。 由于黍米口感不佳 , 现在人们吃黍子均磨面后以炸糕形式食用 , 乃婚丧嫁娶节日庆典专用 , 平时是吃不着的 。 您要是去谁家吃了炸糕 , 那绝对是上宾待遇 。
年三十吃炸糕 , 自然是取其“糕”的谐音 , 寓意着来年步步高升 。 炸糕所用之油是胡麻油 , 也就是亚麻籽油 , 同样是坝上及内蒙西北一带的特产 , 油性大 , 味道重 。
炸糕分两种 , 一种是没有馅儿的 , 将糕面蒸熟后 , 直接揉搓成团 , 下锅炸熟即可 。 另一种是添加馅儿料的 , 以豆沙和红糖为主 。 由于糕面提前蒸熟 , 所以不炸也可吃 , 我们管它叫面醒糕 。
三十炸糕要炸很多 , 一顿是吃不完的 。 剩下的留待往后几天慢慢吃 , 乡人称其为“溜糕” 。 溜糕祛除了油炸之气 , 是不喜重油之人和老人们的最爱 。
第二:三十的饺子初一吃
老家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 , 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包饺子 。
三十包的饺子初一吃 , 图的是方便快捷 。 初一的早饭是饺子 , 这估计是北方人都有的习俗 。 一个个圆滚着肉馅的饺子 , 象征了团圆美满 。
老家乡人喜在饺子中包硬币作为彩头 , 谁要是吃到硬币 , 意为是财上财 , 福中福 , 是新年有大际遇之人 。 无奈孩子们调皮吵闹 , 很多时候包有硬币的饺子都“自然而然”地被他们吃到 , 成为了哄孩子高兴的利器 , 同时 , 也表现出我们祖祖辈辈的的传承:一切美好都归于孩子 , 一切努力都为了孩子 。
第三:初一起床要含糖
乡人在初一早晨要拢旺火 , 此传统源远流长 , 最早来自人们对火的崇拜 。 拢旺火之前要换新衣 , 嘴含糖 , 意味着新的一年有甜甜蜜蜜新的开始 。
糖块是除夕熬夜时放在枕头下的 , 不管你睡与不睡皆是如此 , 听父亲说 , 他们小时候没吃糖块 , 是把冰糖包在牛皮纸里面 。
这块糖原则上是不允许嚼碎的 , 需要含化 , 这叫甜甜蜜蜜细水长流 。 孩子们可管不了那么多 , 趁着大人不注意嘎嘣嘎嘣咬碎 , 然后从兜子里再掏一块吃 , 大人们看见也装做没看见 , 吃几块都行 , 甜了嘴就好 。

三不许第一:初一不动刀剪 , 不扔垃圾
这讲究不知从何而来 , 初一一天是不允许动刀剪的 , 这也是为什么饺子要在除夕包好的原因:剁馅儿得用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