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家最忌俗 , “俗人多泛酒 , 谁解助茶香”? , 认为俗人是不大懂得品茶 , 不会欣赏茶的芬芳 。 《荀子》对“俗人”的定义是:“不学问 , 无正义 , 以富利为隆 , 是俗人者也 。 ”即不学无术、不讲正义、唯利是图者就是俗人 。 即使是读过书有文化的儒者 , 如果品格低下 , 心术不正 , 胸无大志 , (荀子》也称之为“俗儒” 。 一沽“俗”字 , 就不能成为茶人 。 明代屠隆(考梁余事》卷三“茶笺”曾说:“使佳茗而饮非其人 , 犹汲泉以灌篙莱 , 罪莫大焉 。 有其人而未识其趣 , 一吸而尽 , 不暇辨味 , 俗莫大焉 。 ”在儒家看来 , 俗人不懂品饮之道 , 只有脱俗的雅士才能成为茶人 。 或者反过来说 , 品茗实践(茶艺)可以使人脱俗、文雅、高尚 , 因而儒家就特别重视饮茶之道 。 这是因为濡家不仅是将“雅”作为个人修身养性的目标 , 而且更重视将“雅”普及于社会群体 , 以提高大众的道德修养 , 其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品茗之迸 。 最典型的就是唐末刘贞亮《茶十德》中所指出的:“以茶利礼仁 , 以茶可雅志(心) , 以茶可行道 。 ”赖功欧先生对刘贞亮的“雅志”说给予很高评价:“‘以茶可雅志(心)”’乃古今绝妙之提法 , 非通儒无以出此命题 , 非高道无以出此概念 。 ‘雅’与‘志’一联结 , 生发出许多极有意义的思想 , 这无疑首先是因为它与濡家的人格思想发生了最为直接的联系 。 ”⑨“志”在孺家经典中是指人格精神趋向于一个较恒定的、具有真正价位的目标 。 同时 , “志”又是“道”的体现 , 是心之本体 。 所以孔子提侣“志于道” 。 “立志”就是意味着“至诚一心 , 以道自任” 。 的孟子认为不动心就是“持其志” , “不动心有道” 。 “志”作为人道、性理的负载者 , 既是个体与群体亲合的心灵纽带 , 又是保持个体相对独立而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柱石 。 而从个体的人来看 , “志”又与人的后天修养密切相关 , 因而就有一个“养志”的问题 。 孔子提出’‘隐居以求其志” , 孟子称赞过曾子善养志 , 至宋二程开始形成“养志说” , 认为天理本存于心 , 所以主张养 。 人而无志 , 则类于禽兽 , 故需大力培育、养护 。 儒家的养是指自律的意志的锻炼 , 着重以至诚之道养其志 , 使人的品格更加高雅、圣洁 , 即通过“熏陶德化”来建立儒家的理想品格 。 在长期的品茗过程中 , 儒家自然会发现品茗实践和茶道精神的形成正是“雅志(心)”的一种理想途径 , 以茶之雅来培育人志之雅 , 使茶性与人性相契合 , 使茶道与人道相交融 。 于是由茶性之雅到茶艺之雅 , 再到茶道之雅 , 最后造就茶人之雅 , 这是孺家对中国茶文化的一大贡献 。 第二节中国茶道与道家思想道家与茶的关系历史久远 , 至少可迫溯至汉代 。 《茶经·七之事》中开列历代茶人名录时 , 指出:“汉:仙人丹丘子、黄山君 。 ”又引陶弘景《杂录》:“苦茶轻身换针 , 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 。 ”说明汉代的一些道士们经常服用茶叶以达到修炼成仙的目的 , 因为他们早就发现茶有“轻身换骨”的功效 。 (茶经》又引《神异记》:“余姚人虞洪 , 如山采茗 , 遇一道士 , 牵三青牛 , 引洪至爆布山 , 曰:‘子丹丘子也 。 闻子善具饮 , 常四见惠 。 山中有大茗 , 可以相给 , 祈子他日有LVP牺之余 , 乞相遗也 。 ’因立奠祀 , 后常令家人人山 , 获大茗焉 。 ”将大茶树的发现归功于道士的指引 , 也表明道家与茶的关系历史久远 。 道教强化了“道”的超越性和绝对性 , 变成无限力量 , 与茶关系也非常密切 , 在修炼中饮茶以图“轻身换骨” , 在道教的坛蘸中就有一道“献茶”的程式 。
道家不但在茶叶的药用和饮用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 道家思想中的“静”“和”“清”等观念 , 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推荐阅读
- 经济 茶道的社会功能
- 中国茶道与儒、释、道的关系
- 雾锁山头山锁雾的下一句是什么 古诗雾锁山头山锁雾的下一句是什么
-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预测中国茶叶2014年形势
- 中国是茶叶故乡,茶叶有哪些形状?
- 在没有WIFI没接网线的情况下用笔记本电脑上网
- 了解茶的31种功用
- 绝地求生手游怎么看自己不同模式下的段位
- 最新的iOS苹果手机百度云网盘文件下载并解压
- 名称-程妙根仿古球《茶经》壶,茶道六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