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中国茶道与佛学思想

茶人在竹林下品饮紫笋茶 , 已经进人到俗念全消的忘言状态 , 心中的尘垢都被洗净 , 进人空灵虚静的境界 。 但品茗的兴味没有穷尽 , 令人全身心地沉醉在品茗艺术的审美意境中 , 全然忘却周围的一切 , 只有树影中传来的蝉声更反衬出竹林的幽静 。 可见 , 茶人们的追求与禅宗的审美意境是息息相通、心心相印的 。 因此“禅茶一味”主要是在追求禅境上的一味 。 禅与茶也是相得益彰的 , 禅借茶以人静悟道 , 茶因禅而提高美学意境 。
【下 中国茶道与佛学思想】“静”为茶道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 已为许多学者所认识 , 在对中国茶道精神的概括中常常包括“静”在内 。 如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 。 当时会长吴振铎先生在解释时就指出:“清”是指“清洁”“清廉”“清静”“清寂” 。 台湾茶艺专家范增平先生认为中国“茶艺的根本精神 , 乃在于和、俭、静、洁” 。 台湾茶艺专家周渝先生认为中国茶道精神是“正、静、深、远” , 后又改为“正、静、清、圆” 。 林治先生在(中国茶道)书中也提出“和、静、怡、真”为“茶道四谛” 。 可见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中国茶道中“静”这一重要特性 。
其实 , 在品茗艺术过程中 , 静是比较直观而又较容易领会的 。 周渝先生曾有过很通俗的解说:静不是死板 , 静是活的 , 要由动来达到静 , 是14个人都能够达到的 。 “有些人心里很烦 , 你要他去面壁 , 去思考 , 那更烦 , 更可怕 。 可是如果你专心把茶泡好 , 你自然就进去了 , 就‘静’了 。 所以动中有静 , 静中有动 ,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人静法门 , 又是很快乐的 。 ” , 因此 , 初学者不妨由静人手 , 在品茗实践过程中逐渐把握茶艺的特性 , 进而领悟茶道的真谛 , 最终直捣茶道的核心 。
与儒、道两家一样 , “和”在佛学思想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 佛学强调在处理人际之间的关系时 , 倡导和诚处世的伦理 。 劝导世人和睦相处 , 和诚相爱 。 无相憎恨 , 无相仇杀 。 《无量经》中佛陀就说:“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 , 当相敬爱 , 无相憎疾 , 有无相通 , 无得贪惜 , 言色常和 , 莫相违决 。 ”更为重要的是 , 释迎牟尼在宗教实践上 , 既批评苦行主义 , 也反对纵欲享乐.而提出不苦不乐的“中道”学说 , 使原始佛教哲学带有明显的中和色彩 。 这种“中道”后来经过大乘教中观派发扬光大为“中观”之道 , 集中表现在“二谛”(俗谛、真谛)等范畴_l: 。 俗谛认为万物是“有” , 真谛认为万物是“空” , 中道论认为万物亦有亦空 , 非有非!,是“有”与“空”的中和 , 即不执着矛盾双方中任何一方 , 不走极端的思维方法 , 因而与儒家的“中和”思想有相通之处 。 实际上 , 禅宗浸染中国思想文化最深 , 因而被称为中国士大夫的佛教 。 它比以前各种佛学流派更多地吸收儒家学说和老庄的道家思想 , 从而使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得以通融 。 佛教理论家宗密就主张儒、释、道应该互相补充、互相融合 , 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 。 所以对于儒、道两家的天人关系 , 佛学也有相关的论述 , 提出“物我同根”的思想 。 物我既然同根 , 自然是和谐相处 , 融为一体 , 处于“中和”状态 。 早在东晋 , 名僧僧肇在《涅架无名论》中就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