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家风( 二 )


稍后 , 有东晋怀信和尚著《释门自镜录》 , 内云:跣足清淡 , 袒胸谐谑 , 居不愁寒暑 , 唤童唤仆 , 要水要茶 。 两晋是清淡家最活跃的时代 , 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名士追求洒脱不羁 , 迹近狂入 , 这一部分名士一般以酒助谈 。 怀信和尚非此类 , 他是学佛学比附老庄 , 不守戒律、不修边幅 , 口若悬河却不干政 , 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淡 , 大概鉴于“酒后失言”的教训故改为以茶助谈 。 他集僧人、清谈家、名士、茶人于一身 。 与西晋的单道开相比 , 他是饮茶 , 而单道开是服茶药 。 怀信和尚的饮茶已有茶文化的萌芽 。
还有一条史料说明魏晋僧人茶事 。 东晋太元六年(381) , 僧人慧远入江西庐山 , 住东林寺传法 , 曾以自种自制茶叶款待挚友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和陆静修(406~477) , 他们话茶吟诗 , 叙事谈经 。 陶渊明是晋代大诗人 , 亦儒亦道 , 好老庄之学 。 陆静修常用《中庸》 , 祖述尧舜 , 宪章文武 , 引儒入道 , 援佛入道 。 他是魏晋南北朝时代道教的领袖人物 , 以建科仪和改革灵宝派(南天师道)而名垂道史 。 这说明东晋末年已有僧人植茶 , 并已用茶待客 , 开寺院茶礼之先 。 印度佛教本无饮茶一说 , 因为当时印度不产茶 , 西典东来 , 并于魏晋时代扎根中土 , 僧人在与儒士、道人的交往中耳濡目染 , 于是茶便进入寺宇 , 僧人不仅自饮 , 还用茶招待不同教派的朋友 , 一杯清茶竟昭示了三教相融的大趋势 , 也反映了佛教文化以机敏权变的策略学习华夏本土儒教文化和道教文化 , 并逐渐渗透 , 建立三教谐调发展的格局 。 佛教茶晚于儒教茶、道教茶 , 但后来居上亦在预料之中 。 《茶经•七之事》有一条记载南朝僧人茶事 , 文曰:释道该说《续名僧传》:“宋释法瑶 , 姓杨氏 , 河东人 。 元嘉中过江 , 遇沈台真 , 请武康小山寺 。 年垂悬年(原注:悬车 , 喻日入之候 , 指垂老时也 。 《淮南子》曰‘日至悲泉 , 爱息其马’ , 亦此意) , 饭所饮茶 。 永明中 , 敕吴兴礼致上京 , 年七十九 。 法瑶是北方僧人 , 因社会变迁而移居南国 , 落脚于武康小山寺 , 入乡随俗学会了饮茶 , 且成了资深茶人 。 应当说 , 法瑶是史有可考的第一茶僧 , 使僧人茶脱离了食用、药用阶段 。 中文所云“元嘉”(424~453)是南朝宋文帝年号 , “永明”(483~493)是南朝齐武帝年号 。
此时北朝有无茶风呢?北魏是拓拔族建立的政权 , 北方民族食奶酪不食茶 。 魏定都洛阳后 , 鼓励南人“归化” , 并特建“归化里吴人坊”虚“室”以待 。 南人王肃去北魏后因好饮茶 , 曾有“酪奴”之讥 , 但时间久了 , 食俗渐变 , 北人也开始饮茶 , 如北魏杨之撰写的《洛阳伽蓝记》中就有僧人饮茶的记载 。 印度高僧达摩于北魏孝文帝延兴五年(475)来到嵩山少林寺 , “面壁九年” , 《景德传灯录》载:达摩禅师面壁时天赐给他茶 , 参禅并饮茶 , 这他驱赶睡魔 。 口噙茶叶 。 由涩而苦而后甘 , 鲜爽醇厚 。 达摩疑义悟禅机 , 九年后成佛化去 。 另有传说云:达摩面壁 , 昏昏沉沉 , 一怒之下自割眼皮 , 弃置地上 。 眼皮抛下光闪闪的冒出一棵树 , 弟子们摘叶煎饮 , 参禅再不瞌睡了 , 于是称其为“茶” 。 这虽是无稽之谈 , 但细细琢磨又兴味无穷:一则说明南北朝时僧人已有饮茶习俗;二则说明僧人饮茶有所本 , 佛经无载但祖师以身作则;三则说明僧人饮茶与坐禅有关 , 因坐禅而发现茶驱睡之功 , 茶有益于僧人坐禅 。 魏晋升南北朝时期僧人茶俗的形成有两个客观原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