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时法则 | 你为什么成不了成功人士?

在10岁那年 ,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就离开了正规的学校教育成为了父亲的学徒 。 除了喜爱阅读之外 , 彼时还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他丝毫没有显露出其他特别的天资或是才能 。
而当他在50多年之后离世之时 , 却已成为美国最受人敬重的政治家、最知名的发明家、著作颇丰的作家以及成就卓越的企业家 。
在他的一生中 , 究竟是什么成就了如此迅速的提升?
潜藏在在这个问题的答案之下的 , 是一个我们都可以并愈加必要加以运用的人生成功策略 。
五小时法则
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整个成年期 , 他都持续每天花上大约一个小时进行刻意学习 。 我将其称为“富兰克林的五小时法则” , 即每个工作日 , 每日一小时 。
富兰克林的学习时间包括:
晨起进行阅读与写作

设定个人成长目标(即美德清单) 并且跟踪结果

为那些“志同道合、拥有抱负 , 并且期待在改善社区的同时提升自我的工匠和经商者们”创造一个俱乐部

验证自己的想法

在清晨和夜晚进行自省式提问

当富兰克林每一次从繁忙的一天中抽出时间 , 去按照他的五小时法则花上至少一个小时进行学习时 , 在那一天他就会完成较少的事情 。 但是从长远来看 , 这可谓是他对自己的时间所做的最好投资 。
富兰克林的五小时法则反映出一个非常简单的理念:经过时间 , 那些最聪明和最成功的人们都是那些持续和刻意的学习者 。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每天都花上五到六个小时阅读五份报纸和500页的公司报告 , 比尔·盖茨(Bill Gates)每年读50本书 ,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每半个月至少读一本书 。 而据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兄弟所说 , 他从小就一天读两本书 。 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将自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书籍 , 她说:“书籍使我获得了个人自由 。 ”家得宝(Home Depot)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亚瑟·布兰克(Arthur Blank)每天阅读两小时 , 克利夫兰骑士队(Cleveland Cavaliers)的老板——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丹·吉尔伯特(Dan Gilbert)每天的读书时间为一至两小时 。
如果我们把“五小时法则”融入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话 , 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五小时法则”核心概念:留白
国际象棋顶级大师和世界冠军武术家乔希·维茨金(Josh Waitzkin)就是最好的证明 。 希·维茨金并没有为了追求最大化的高产能而去挤时间 , 事实上 , 他所做的恰恰相反 。 作为《学习的艺术》(The Art of Learning)一书的作者 , 他有意在一天中创造空闲来拥有“时间留白”用以学习、创意并提升做事的品质 。 在最近一期蒂姆·费里斯(Tim Ferriss)播客节目中 , 他这样解释自己的这一方法:
“一直以来 , 我都围绕着一件事去构建自己的生活 , 那就是拥有空闲去发展创意过程的思考 , 并培养一个足够接纳的生理状态去在深层次上了解与我共事的人们……在那个创造性的过程中 , 很容易就冲着效率而去并忽略了真正细微的内功 , 而后者才是危难情境所需 。
在一天中留出空闲使我们能够:
1、对学习进行规划 。 我们得以仔细思考自己想要学习什么 。 我们不应该仅为想完成的事情设定目标 , 也应该拥有想要进行学习的目标 。
2、刻意练习 。 我们可以用已经证实的刻意练习的原则保持改进 , 而非不经思索地做事而毫无长进 。 这意味着要去做一些事情 , 比如花时间获得有关我们工作的真实反馈 , 并且练习某种我们想要提升的技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