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铁壶的发展史:铁壶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 二 )



原型器皿
在1750年左右,日本出现了大量之类形态的器皿,它们和铁瓶在形状上明显相似 。 从绳文土瓶和釜于形、料、工序等特征可发现,铸造师在创造铁瓶前夕,极有可能以此雏形为参考 。
绳文土瓶
绳文土瓶有着典型的茶壶形状,由素烧的陶土制成,生产于古时期的日本 。 从日本挖掘出的最早铁壶,据说起源于绳文时代晚期(西元前2000-前200) 。 这些器皿已有茶壶的雏形,身形为球状 。 附桥形手柄及壶嘴 。 由于当时品茶文化还没有从中国流入日本,因此其功能可能是用于浸泡草药 。 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用无秞的陶制壶煎药是十分古老的方式,至目前这种方式仍然在使用中 。 在大和时代,被称为土师器的素烧无秞陶器,逐步演变成为接近陶瓷制品的形式 。 一些土师器与当代的茶壶有很明显的相似之处 。 从一些土师器中可以发现有煤灰的痕迹,藉此可以推定它们以前是装水的容器 。 绳文土瓶为第一种旧式土瓶,在日本其被认为茶壶族系的第一代 。


釜的出现可以追究到中国唐代对于砖茶饮品的习惯,日本第一次出现则是于奈良时代(645-781) 。 釜从一个单纯作为装热水的家用陶器,发展到用于不同的目的 。 例如在十一世纪的日本,人们每天都会使用这种水壶,然而这并非为了存茶而特别制造的 。 当抹茶传到日本时,煮水的水壶仍为厨房用具 。 厨房里有个装锷的釜,作为防烟物,置于煮饭的泥制灶炉上 。 这种早期的样本,为传统类型,其后被认是晚期茶道釜的原型 。 有几幅起源于十三世纪的画卷,表明当时人们普遍接受品茶,但仍在厨房中进行 。

十四世纪中期,品茶环境已有了改变,由厨房移到廊中(即厨房与客厅间的走廊) 。 将本来用于烧水,具有车轮凸缘的釜,放在走廊的风炉上 。 这种釜的两边都有一个盖子和环形圈,透过链条可以在壁炉上方使用 。 当时釜只是单单用于烧水,烧好后水就会被倒入另一个汤瓶内,釜的功能性与晚期的茶道有很大的不同 。
芦屋区通常被认定为早期釜工厂建设的地方,后起的第二中心则在日本东部的江户区(关东地方)发展 。 根据西村铜谷于1700年写的《釜师》,最早的芦屋壶有五百年历史,来自关东地区的芦屋壶也有四百年历史 。
随着东山时代(1435-1490)茶汤的兴起,这种水壶不再仅局限于烧水煮饭,并流行于茶道中 。 千利休(1521-1591)对其外型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他训练那些铸工让他们能按利休的方式制造釜 。 为了方便釜在茶室中烧水,他设计更小的尺寸,并明确的规定容量限制 。 直到利休时期,作为茶器皿的汤瓶开始消失 。 同时,釜制造工厂也在京都发展,在那里釜制造者们组织了一个釜的同业协会 。 特别在江户时代初期(1600-1868),人们对茶道的兴趣开始增加,京都的釜制造商们开始在这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
1600年左右,有三个地方因铸铁壶而闻名:一、芦屋、筑前国省(现在福冈县)--生产俗称老式芦屋的釜 。 二、佐野天明町、下野国(现在枥木县)--生产一种老式天明釜 。 三、京都—生产一种老式京壶 。 以下探讨各地区的发展 。
一、芦屋壶
在芦屋早期的釜制造商历史很难明确,但有两个因素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九州两边的芦屋市,比邻大陆地区,因此来往密集 。 铸铁的足迹不仅仅是在古坟时代(250-537),一开始先从中国经当时的韩国来往,后来更是直接经由九州与中国联系 。 其次芦屋有充足的铁原料 。 沿着海岸可以找到含铁的沙子,海岸后方山上的大片森林可以提供不可缺少的碳 。 镰仓时代(1185-1332)以前有不同的铁制品 。 例如厨房的釜和武器都是在福冈区制造 。 原平合战后的和平时期,带给当地人们安稳的生活,让人们把很多注意力放在了釜的制造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