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长 , 有我们平时吃的家常菜 , 还有上得了席面的大菜 , 以及民间市井的小吃 。 对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讲 , 可能除了在家里吃饭 , 最常吃的就是一些小吃 , 尤其是代表地域特色的小吃 , 不仅是本地人的乡愁 , 也是外地游客的美好回忆 。
提到北京的小吃 , 大家会想到炒肝、豆汁 。 提到上海的小吃 , 大家会想到生煎、小笼包 。 提到厦门 , 大家会想到姜母鸭、花生汤 。 那提到天津 , 大家会想到狗不理包子、煎饼果子、大麻花等等 。
一、狗不理的历史
有些小吃历经风雨 , 已经成了当地的老字号 。 比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 , 就拥有近164年的历史 , 也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 狗不理包子的创始人高贵友在1831年出生于直隶武清县的下朱庄 , 他的父亲四十岁才有他 , 按照当时的习俗 , 起的名越土越好养活 , 所以高贵友的小名又叫狗子 。
道光年间的中国 , 还是农业社会 , 人民生活较为困苦 , 高贵友一家因为荒年逃到了天津卫 , 靠捡破烂卫生 。 高贵友14岁的时候 , 按照过去的标准已经成年了 , 可以去找个生计赚钱了 , 于是他来到了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干起了伙计 , 当年如果一个年轻人能到城里的饭馆当个小伙计 , 也算是有了“出息” , 家里也不用再靠捡破烂维生 。
虽然当伙计 , 吃住有了保证 , 还能赚点微博的收入 , 但是终究是给人打工的命 。 有心的高贵友开始偷偷和包子铺的大师傅学手艺 , 时间久了 , 就是大师傅不教他 , 看也看会了 。
后来刘记蒸吃铺倒闭了 , 高贵友怀揣着蒸包子的技艺另起炉灶 , 在天津侯家后街支了一个棚子 , 自己做起了卖包子的生意 , 他做出的包子 , 都是真材实料 , 且有与众不同的口感 , 于是买的人越来越多 , 渐渐在十里八街小有名气 。
这个高贵友由于一个人在那卖包子太过忙碌 , 所以就在摊头摆了个碗 , 谁要买包子就把钱放到碗里 , 他就递给人包子 , 一句话也不说 , 因为他实在太忙了 , 没时间和顾客说话 。 所以时间长了 , 人们就说:“狗子卖包子 , 一概不理 。 ”大家一传十 , 十传百 , 最后为了省事就把高贵友卖的包子称为“狗不理包子” 。
可是高贵友开始时并不喜欢“狗不理”这个名字 , 他的生意有起色之后 , 把小摊变成了门脸 , 取名为聚德号 , 但是附近的老百姓还是喜欢称其为“狗不理包子铺” 。
相传在清朝末年 , 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天津编练新军 , 他听说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非常有名 , 善于阿谀奉承的他 , 特地买来进贡给了慈禧太后 , 慈禧吃完大加赞赏 , 还即兴为狗不理包子写了一首诗 。
这高贵友夫妇虽然包子生意很受欢饮 , 但怎奈没有儿子 , 他便收了店里的伙计高金铭做义子 , 让他把包子铺传承下去 。
1918年 , 高贵友去世 , 高金铭之后将狗不理包子发展壮大了起来 , 到1931年左右 , 狗不理包子在天津已经名声大噪 , 相继在繁华地段法租界、南市、北大街开设了分店 。 但是到1947年 , 第三代继承人高焕文、高焕章接班之后 , 狗不理包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 俗话说的好 , 富不过三代 , 还是有些道理的 。 在他们的经营下 , 南市和北大关分店倒闭 。 1953年 , 辽宁路的分店也倒闭了 。
推荐阅读
- 豌豆|江苏“天价”包子,88元1个,想吃得预定,食客坦言一点不贵
- 清明节|蜗牛不是法国人的专利,在这个国家,随处都可以喝到“蜗牛汤”
- 白菜|山东人的4大“迷之”饮食习惯,最后一个,一看就知道是山东人
- 皮蛋|被誉为“神秘东方食材”,好吃的皮蛋也可以在家制作,教程来啦
- 烘焙|备受青睐的“中式烘焙”,遍地开花,结果怎么凉得这么快?
- 餐厅|白酒“造假”新手段!这3类白酒没有1种是真的!我们还在天天喝
- 虾仁|乐克:“家里囤一些虾滑,搭配爱吃的各种锅物,有不少能用武的地方。”
- 口感|水果界“脂肪杀手”红心芭乐!酸甜爽脆,用赤红柔软的心征服你~
- 马英歌|青岛这里的樱桃抢“鲜”上市,20-80元/斤,你尝了吗?
- 小店|郑州最“甜”的烘焙小店里 有一群“糖星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