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乡村,大槐树下扎堆吃饭的“饭场”
文章图片
一年四季 , 三餐烟火 , 当代人的三餐 , 基本一家人围桌而坐 , 边吃边聊 , 其乐融融 , 即便是如今的农村 , 也大多如此 。 但在几十年前的乡下 , 人们吃饭可不这样 , 很多人都是端上饭碗 , 前往村里固定的位置 , 或哪家门前 , 或村中大树下 , 扎堆吃饭 。
记得那时 , 只要家里饭熟了 , 母亲和我们几个孩子就规规矩矩地盛饭、添菜 , 端上饭碗 , 要么坐在堂屋吃 , 要么坐在门口吃 。 可父亲不这样 , 他端上碗就出门 , 前往村里那棵粗壮的老槐树下 , 并且还脚步匆匆 , 深怕没落脚的地方 。
村里那棵老槐树 , 据说有100多年的历史 , 树干粗壮 , 枝丫浓密 , 小孩子们喜欢在这里玩耍 , 大人们也经常在下面休息闲暇 。 也不知是谁人在何年 , 搬了很多大石块放到大树下 , 作为农人休息时的“凳子” 。 也不知从何时起 , 村人在吃饭时 , 都喜欢端上饭碗 , 聚于此处 , 边吃边聊 , 一派热闹 。
应季而聊 , 应时而论 , 吃的同时 , 人们不忘问一句 , 今年你家收成怎样 , 今年粮食价格几何 , 现在种什么菜早不早……一系列农事间的交谈 , 尽在这短短的吃饭时间里 。 农事不忙的时候 , 人们就开始东家长西家短 , 说他家的婆媳关系 , 论村里村外又有什么稀奇事 。
大槐树下 , 是村人扎堆吃饭的“饭场” , 更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交换场 ,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 , 农村极少有收音机 , 更别说电视机了 , 就连获得信息的唯一途径——报纸 , 也不是时常能看到 , 于是乎 , 总能在大家吃饭的时候 , 听到一些村外传来的道听途说的消息 。
或真或假 , 这些都不重要的 , 重要的是 , 大家聚集在一起吃饭时 , 有了闲聊的资本 , 有了熟络的热闹 。 彼时乡村 , 一日三餐 , 基本都是自家田地产的应季蔬菜 , 若是哪天 , 某家吃上了大鱼大肉 , 那一碗饭端到大树下 , 顿时就引来另一个全新的话题 。
人们赞着他家的伙食好 , 询问着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大事 , 或者来了什么宾客……当事人一边接过话茬 , 一边在众人的夸赞中 , 透出一股神气 , 那油乎乎的嘴巴自此就停不下来了 。 当然 , 这只是个例外 , 大多数的日子里 , 无非青菜、萝卜 , 以及各家腌的咸菜 。
每到饭点 , 各家男主人 , 或者一些老人 , 都像约好一样 , 自发地端上饭碗来到大槐树下 。 妇女和孩子来得很少 , 但也有些孩子觉得好玩 , 也端着碗跟着父亲 , 来到树下 。 孩子嘛 , 终归有不小心的时候 , 一不留神 , 碗从手间跌落 , 饭洒一地 , 碗也落得个五马分尸 。
父亲不问青红皂白 , 马上就是一顿呵斥 , 弄得小孩子立马哇哇大哭起来 。 一旁同吃饭的人 , 有的劝着父亲 , 有的安慰着孩子 , 还有的 , 则看热闹不嫌事大 , 嘻笑着火上浇油 。 当然 , 都只是善意的 , 淳朴的乡里乡亲 , 无非图个热闹 , 开心一下 。
一日三餐 , 除非下雨 , 大人们按着饭点 , 准时来到大槐树下 , 就连那此鸡啊狗啊 , 好像也在漫长的时光里摸到了一丝规律 , 每到那个时间点 , 总是三五成群来到这里 , 等候孩子饭粒的洒落 , 等待农人吃不完的剩食 。 人、鸡、狗、猫 , 都聚到了大槐树下 , 这或许才是真正的人间烟火 。
农人扎堆吃饭 , 一起端着碗来到村里老槐树下的“饭场” , 是时代的产物 , 更是历史的必然 。 信息闭塞 , 只能利用这吃饭的时间 , 聚集到一起 , 实现信息交换 , 无论是利于农事的信息 , 还是当作娱乐的闲聊 , 都妥帖地抚慰着乡村岁月 , 帮助了农人 , 也愉悦了农人 。
推荐阅读
- 梭子蟹|怀念美食!!!上班搬砖中...
- 福建省|去福建参加乡村海鲜酒席,需要随礼多少钱,200元会不会被赶出去
- 面包|怀念童年的味道,永远的百年义利
- 豆浆|生活故事:依旧很怀念,许多年前,石磨碾出来的豆浆
- |乡村振兴丨温州文成黄坦镇:小小糯米山药筑起“共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