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菜单上的鱼和方头大眼的他,为什么都对温度“斤斤计较”?( 二 )


海洋变暖不只是让人吃不到三文鱼那样”简单“ , 因为海水温度上升 , 海洋溶解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 这样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多了 , 气候变暖将不断加剧 。



全球变暖 , 冰川消融 , 不只影响海洋生物丨
陆地生物受到的影响并不少于海洋生物 。 海水淹没过的土地就变咸 , 植物会脱水 , 只有那些能调节自身体液的植物能适应;冷血动物无法通过自我调节体温来适应高温天气;如果全球升温达到 2°C , 18% 的昆虫栖息地面积会不及现在的一半;另外 , 陆地动物和鱼一样 , 热了也得迁徙 , 据预测 , 全球范围内的物种每年至少需要移动 420 米 , 才能找到更凉快的栖息地 。
而气候变暖导致的干旱、洪灾和污染 , 都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和食物 , 作为陆地上最顶端的生物 , 人类受到的影响是极大的 。 在这种气候剧变面前 , 没有物种能独善其身 。
人人都在说低碳 ,
但它究竟是什么?
这项研究除了揭示环境恶化的现状之外 , 还在于研究角度给人启迪——研究可以用非常规的资源 , 多切换看待问题的角度 。 学者还表示 , 除了菜单 , 烹饪食谱和当地相关画师的作品 , 或许都能纳入研究 , 以深入了解海洋生物的分布变化 。
同样难能可贵的 , 它让人们深刻地理解了自己和环保的关系:人类行为让环境升温 , 导致海产迁徙 , 餐馆的菜单不断变更 。 我们做的一切 , 最终都会作用到自己头上 。



很多人已经在有意识地参与低碳活动
但在日常生活中 , 人们对低碳理念的认识仍然不足 。 比如 , 不少人甚至单纯认为生产端才会碳排放 , 自己的日常生活不会;不少人低碳消费意识不强 , 不注重节水、节能、节约;不少人认为选择低碳生活纯属个人喜好 , 他们面对一些积极践行讲求环保的“减法生活”的个人(比如 , 这些人完全不用塑料袋 , 完全不点外卖 , 用竹制牙刷替代电动牙刷 , 因为后者设备太小 , 回收机器无法识别、分拣 , 网购时给卖家留言“不要过度包装”否则不给好评等等) , 还会直接将对方视为“极端环保主义者” 。



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 , 低碳又环保丨
举个具体的例子 , 一些倡导“永续使用”的个人在网上分享自己“不用纸巾 , 只用手帕”的习惯 , 这时候 , 不少网友跳出来指责“洗脏手帕不也废水吗” , 但殊不知 , 一次性纸张在生产过程中是耗水和排污的“大户” 。
碳排放 ,
都在人们看不见的环节发生着
拿“吃”来说 , 根据 2021 年 《自然-食品》发布的开创性最新研究报告:世界粮食体系占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
在粮食体系中 , 生产过程中耗用土地、水和能源;种植、动物反刍和排便等行为都会产生温室气体;有了食品原料后 , 之后的加工、包装、运输都需要消耗物料和能源……基本上 , 每个环节都有碳排放 。
当然 , 人总是要“干饭”的 , 我们不能以“可持续”的名目去限制生活 , 而是要用可持续的方式去解决现有的问题 。
粮食浪费 , 就是目前相当严峻的问题 。 早在 2013 年 , 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发布了《浪费食物碳足迹》 , 报告提到 , 全球每年浪费的粮食量高达 16 亿吨 , 由此产生的碳排放量高达 33 亿吨 。 这样算下来 , 相当于每浪费一斤粮食 , 大约就要多排放两斤二氧化碳 。 如果把这 33 亿吨当作一个国家的碳排放 , 那么 , 这个“浪费粮食国”将成为全球第三名的碳排放大国 。
据国家气候中心 8 月 17 日评估 , 综合考虑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 , 从今年 6 月 13 日开始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 , 已达 1961 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 由此造成的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逐渐频繁 , 正在引发复杂的连锁反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