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清粥小菜,夏日绝配——藏在雪菜里的故事


上海市|清粥小菜,夏日绝配——藏在雪菜里的故事
文章图片
上海市|清粥小菜,夏日绝配——藏在雪菜里的故事
文章图片
上海市|清粥小菜,夏日绝配——藏在雪菜里的故事
文章图片
上海市|清粥小菜,夏日绝配——藏在雪菜里的故事
文章图片
上海市|清粥小菜,夏日绝配——藏在雪菜里的故事


【上海市|清粥小菜,夏日绝配——藏在雪菜里的故事】出梅入伏的上海开启的是烧烤模式 , 闷热得很 。 周末 , 汗流浃背的我在厨房忙活半天 , 端上几盘菜 , 先生和儿子用筷子扒拉了几下 , 就放下了 , 抱怨说 , 太热了 , 吃不下 , 还不如弄点咸菜米粥吃 。
上海有点热情的37、38度高温 , 让人们食欲大减 , 红烧肉、清蒸鱼之类的大菜 , 也诱发不了家人胃口大开 , 下饭小菜倒是上了他们爷俩的菜单 , 成了我家夏季饮食的主旋律 。
1记忆中代代相传的雪里蕻咸菜
在上海多年 , 说到下饭小菜 , 首先想到的是咸菜 , 我在菜市场最常见到的是雪里蕻咸菜 。 不过 , 上海的菜场里 , 新鲜的雪里蕻一般是买不到的 。
小时候 , 母亲在菜园里种过 , 产量大 , 生命力强 , 不用照顾 , 但这个长着细细长长茎叶的蔬菜 , 口感却很一般 , 比较硬 , 不能炒菜吃 , 也不能煲汤 , 天生皮实 , 的确要靠粗盐来修理一番 。 母亲种雪里蕻 , 目的只有一个——腌咸菜 。
母亲常说 , 腌制后的雪里蕻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和鲜味 , 能增进食欲 , 帮助消化 , 可提神醒脑 。 “这可是你的外婆告诉我的呢!”母亲说这话的时候 , 眼睛格外亮 , 似乎回想起她的母亲(我的外婆)腌雪里蕻的场景 。
小时候 , 最喜欢跟着母亲腌制雪里蕻 。 腌制雪里蕻并不复杂 , 先把雪里蕻洗净 , 放入干净的缸里 , 加入粗盐进行揉搓 , 让盐分充分吸收 , 有时候母亲还会让我踩上几脚 , 说是脚踏出卤 。 那时候 , 我一边开心地踩着软软的雪里蕻 , 一边问:“妈妈 , 那雪里蕻会不会有我小脚丫的味道 。 ”母亲慈祥地望着我说:“嗯嗯 , 有的 , 有的 , 全是你小脚丫的味道 , 香香的味道 。 ”听到这话的我 , 眼睛笑成了月牙 。
雪里蕻被踏得微微变色后 , 母亲会再撒上少量的盐巴 , 然后再摆一层 , 重复之前的操作 , 逐步将缸填满 , 最后用塑料膜封住缸口 , 然后就剩下慢慢地等待了 。
腌好的雪里蕻清香扑鼻 , 味鲜、脆嫩 。 我和弟弟有时会忍不住 , 偷偷掀开腌菜缸 , 扯几片雪里蕻的叶子 , 塞入嘴里 , 嚼上几口 , 过过嘴瘾 。
工作后 , 来到上海浦东 , 才知道上海也有雪里蕻 , 不过在这里叫雪菜 , 比较有名的是浦东的老港雪菜 。 雪菜 , 不仅是老港本地人的“味道” , 也是不少上海市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调味小菜 。
2  雪菜之乡老港的雪菜腌制
老港被称为“雪菜之乡” , 历史十分悠久 。 据记载 , 民国初期 , 商人丁守庭将雪菜种子带到惠南地区租地种植 , 腌制成最原始的坛子装咸菜 。 后因场地条件限制 , 种植基地搬迁至王家滩 , 腌制规格也从坛子装变为大缸装 。 随着咸菜的大受欢迎 , 原先的小范围种植腌制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 故而发展到老港镇牛肚村四个大队开始共同大面积种植 。 大缸腌制已不能满足当时的腌制需要 , 开地挖池腌制应运而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