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为预制菜放弃外卖、走进厨房吗?| 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 , 梦中有世界 。 听众朋友 , 你好!
在外卖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 , 不少人可能愈发感受到传统烹饪方式的繁琐 。 买菜、摘菜、洗菜、切菜、炒菜……最终往往是“做饭一小时 , 吃饭十分钟” 。 对于想平衡烹饪效率和饭菜品质的人来说 , “预制菜”可能是一个折中的方案 ,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所谓预制菜 , 通常是指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 , 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和制作 , 再进行卫生、科学封装的便捷菜品 。 消费者把预制菜买回家后 , 只需通过加热或简单的蒸炒等加工 , 就能直接食用 , 省去了复杂的洗、切、调味等步骤 。 按照深加工程度和食用方便性 , 有人将预制菜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和即配食品 。 类别众多的预制菜 , 毫无疑问丰富了人们烹饪和用餐的选择 。
你会为预制菜放弃外卖、走进厨房吗?| 睡前聊一会儿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163)
尽管预制菜正在成为消费者餐桌上“常客” , 却并不是餐饮行业的新鲜事物 。 为了缓解成本压力、提高出餐效率、保证菜品口味的稳定 , 不少连锁餐饮品牌很早就使用了中央厨房统一配送的预制菜服务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 预制菜从餐饮业幕后加速走向消费者台前 。 某平台公布的牛年春节十大“新”年货显示 , “半成品年夜饭”排名第一 , 销量同比增长了16倍 。 一些地方的传统特色菜品 , 如广东的盆菜、杭州的八宝饭 , 也成为不折不扣的爆款 。 制作简单、口味稳定 , 流行于各大电商平台的预制菜套餐 , 让一些担心厨艺不精的年轻人迈出“告别外卖、走进厨房”的第一步 。
伴随“出圈”而来的 , 是一些人关于预制菜是否安全、有无营养的疑问 。 不久前 , 关于“你点的外卖 , 可能去年就做好了”的帖子更引发了网友的疑虑 。 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们对预制菜的“偏见” 。 事实上 , 日益发展的食品工业 , 让预制菜早已超出果腹食物、方便食品的范畴 。 在标准化、规范化的流水线生产中 , 包括温度、湿度等在内的几乎所有过程都可以被量化 。 从酸菜鱼的酸度 , 到小龙虾的辣度 , 再到糖醋排骨的甜度 , 都可以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调试 , 不断接近最受消费者青睐的口味 。 种类丰富的预制菜被端上大众餐桌 , 同时离不开保鲜技术、线上购物、冷链物流等的支撑 。
品质越来越高的预制菜 , 让人感叹:餐饮也进入了工业化模式 。 在人们脑海中 , 餐饮是一种手艺 , 甚至是一门艺术 , 遵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准则 , 最顶尖的厨师一定掌握着五味调和最精妙的配比方式 。 但从速食食谱的不断扩张 , 到餐馆使用预制菜品 , 都印证着餐饮工业化的趋势 。 一些餐馆甚至开始以“没有厨师、没有厨房”为号召 , 在节省租金薪资支出的同时 , 得到了食客的认可 。 当然 , 要下诸如“厨师消失在后厨”“厨房与烹饪解绑”之类的断言还为时过早 。 但预制菜的潜力巨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 毕竟 , 并不是每一顿饭都得是无比惊艳的珍馐美馔 。 可批量复制的食品 , 未必是最佳的答案 , 或许也能成为不错的生活选择 。
你会为预制菜放弃外卖、走进厨房吗?| 睡前聊一会儿文章插图
(图源网络)
【你会为预制菜放弃外卖、走进厨房吗?| 睡前聊一会儿】有人估计 , 我国的预制菜规模已达到约3000亿元 。 预制菜行业也催生出一定的消费习惯 。 与此同时 , 该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 。 一方面 , 追求新鲜 , 是国人长久以来的饮食习惯 , 即便是五谷杂粮 , 也讲究“新米、新面” 。 冻货、存货、工业出品的预制菜 , 在新鲜度、口感层次上很难与现炒现做的菜肴相媲美 。 一些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的菜肴 , 也只有现做现吃才会有独特的风味 。 另一方面 , 中餐的口味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 拿简单的番茄炒蛋来说 , 就有“南甜北咸”的差别 。 质量稳定却相对单一预制菜 , 如何满足消费者更为丰富和差异化的饮食要求 , 是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要迈过的一道门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