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文和友“褪色”:裁员、商家撤退、扩张停滞,研发火锅西餐( 三 )


文和友逐渐成为了一个既不能征服本土市场 , 又无法代表某种区域性的地标 , 只是大都市和新消费涌起下 , 一个转瞬即逝的网红背景板 。
矛盾文和友 , 困于迪士尼魔咒在资本曾经赋予的热情和冷清的现实之外 , 文和友陷入了新的摇摆 。
最新的消息是 , 深圳文和友将再强化湘菜和小龙虾部分 , 据《南都》报道 , 深圳文和友之后会把湘菜的部分做得更为丰富 , 小龙虾的口味也会再增加 。
从放弃到创新 , 再放弃 , 文和友的战略和方向摇摆不定 , 对于强调自己的愿景是“做一家文化公司 , 成为中国美食界的迪士尼”来说是致命的 , 文和友的确代表了长沙的餐饮文化 , 但是当它走出长沙之后并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 而是在摇摇摆摆之后选择放弃 , 再重新捡起 , 之前建立起来的品牌势能被再次削弱 。
文和友最初的成功 , 是因为创始人在长沙摸爬滚打十几年、精准地抓住了长沙人的口味 , 这源于其对长沙本地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原生情感 。 文和友的爆发 , 与网红城市长沙的野蛮生长密不可分 。
此外 , 文和友在长沙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 在选择入驻商户上 , 一直以来 , 拥有强势的地位和话语权 , 文和友在商户的选择上要求 , 包括以存在时间不低于10年的老字号为主、独一无二的非连锁品牌 , 且3个月内营收过低的商户会及时替换 。
然而 , 走出长沙后 , 文和友又背弃了这样的原则 , 它选择的阿婆牛杂、陈添记鱼皮等品牌 , 虽是符合当地的老字号 , 却早已开始实行连锁化运营模式 , 文和友不是独一无二的选择 , 当地人有更垂涎的老店 , 文和友只能算是备胎 。
于是 , 当初先被文和友的超级流量所吸引的店铺 , 又因为文和友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而出走 。
但回归到文和友对标的迪士尼商业模式上来看 , 迪士尼的逻辑是 , 以IP的数量和深度形成护城河和壁垒 , 通过不断的迭代和近百年的沉淀 , 为消费者创造各种形式的内容消费 , 从百年前的米老鼠到如今的玲娜贝儿 , 都是源源不断的SKU 。
而反观文和友 , 仅仅依靠建筑搭建的情怀牌 , 并没有记忆点和知识产权 , 而餐饮品牌的话语权并不掌握自己手中 , 另一方面 , 由于餐饮并不出彩 , 餐饮最重要的复购也成为难题 。
一边水土不服 , 一边是继续在扩大边界 。
Tech星球独家获悉 , 文和友目前在寻找火锅研发和西餐研发相关的人才 , 有意向开发这两个新品类 。 但当地图越扩越广 , 当被问起文和友的核心价值时 , 将会是有一堆答案 , 好像又没有答案 , 文和友可能会变成四不像 。
创始人文宾曾勾画过未来的愿景:以长沙海信广场店模式为基本雏形 , 未来五年内将在北京、上海、香港、洛杉矶等国内外的一线城市 , 开十家超级文和友 。
这个愿景的前提是 , 一个点辐射另一个 , 最终形成聚集效应 。 就好比生火烧炉子 , 当一个炉子的柴火烧的足够旺 , 才有可能点燃其他的炉子 , 而其中决定能不能烧旺的内核即文化 。
迪士尼模式的可行是背后有一个美国梦的支撑 , 也是文化不断强化和认可的过程 , 而当炉子的本身的火(文化)都不够旺时 , 有再多的炉子都无济于事 。
营销大师西奥多·莱维特曾说:“人们买的不是商品 , 而是他们的期望 。 ”如果期望变成失望 , 文和友用营销营造的幻梦 , 大概难以一直持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