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亭·茶歌·茶风——益阳茶文化民俗事象三则

茶风留韵
益阳茶文化中的民俗事象浩如烟海, 传统深厚, 并各具特色, 风味无穷, 最动人心弦的恐怕要数十番锣鼓 。
十番锣鼓又称“十番鼓”、“十欢” 。 它最早起源于福建、江苏、浙江等地 。 通常在节日、喜庆宴会、迎神赛社中, 聚十多人, 以金革丝竹演奏 。 其曲目由若干曲牌与锣鼓经连缀而成 。 原以打击乐为主, 后发展为锣鼓与丝竹合奏 。 其乐器、乐曲则因事因地而异 。 叶梦殊《阅世篇·纪闻》载:“万历末, 与弦索同盛于江南” 。
安化、桃江许多上年纪老人谈起十番锣鼓津津乐道:幼年喜看十不闲, 主要道具是一个架子, 上系大锣、底鼓、钹等打击乐器 。 一人操作, 演员手打脚踩不得闲 。 他们有时还追着看几场, 有个老人还唱起了民歌:“打十不闲的不害羞, 背着架子鼓满街溜;南京熟了南京去, 北京熟了北京游;南北两京都不收, 回到老家度春秋” 。 这与《阅世篇·纪闻》“十有不闲, 俗讹称十番, 又曰十样锦”不谋而合 。
正宗的十番锣鼓乐器有九:鼓、笛、木鱼、板拨、钹、小铙、大铙、大锣、铛锣;人各执一色, 惟木鱼、板以一人兼司二色, 百姓特别喜爱, 就如《桃花扇·选优》:“我们君臣同乐, 打一回十番何如” 。 益阳十番锣鼓之热闹, 有无名《竹枝词》为证:“山神庙里夜人繁, 山神庙外月当关;老少饮茶烟点火, 子弟场中较十番” 。
至康熙年间, 益阳十番锣鼓不用小锣、金锣、铙钹、号筒, 只用笛、管、箫、弦、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钟……番者更番之谓 。 后增星钹, 器辄不止十种……若夹用锣、铙之属, 则为粗细十番 。 表演者各有绝技 。
采茶灯由十番锣鼓演变而来, 乐器减少, 表演者增多 。 每逢春节期间, 大人吹打乐器, 由孩童饰采茶女, 挚花篮, 每队8或12人不等, 又以两少年为队首, 擎彩灯, 缀以扶桑、茉莉诸花 。 采茶女载歌载舞, 进退作止, 皆视队首 。 至各衙门或巨室前表演, 赏以银钱酒果 。 自正月初一至十五夕而止 。 其唱词分12个月, 内容主要是表现采茶女一年中生产活动及生活情景 。
采茶戏的规模就更大了 。 《益阳县志·礼俗篇》载:“自元旦至元宵, 沿街鼓吹歌唱……或妆扮女子, 唱采茶歌, 比户游行, 谓之‘采茶戏’ 。 ”男女老少, 乐此不疲 。
由此可见, 益阳自万历至今400多年的春节采茶戏声势之浩大、场面之热烈、时间之长久、影响之深广非同凡响, 奠定了我国戏曲史上无与伦比的地位和品牌 。
说到采茶戏, 不得不提花鼓戏, 它属于我国戏曲的一种类别, 盛行于湖南、湖北、安徽, 均由十番锣鼓嬗变, 从民间歌舞发展而成, 因以鼓作伴奏乐曲而得名 。 其艺术风格与采茶戏相近, 故湖南衡阳花鼓戏也称为采茶戏 。
益阳花鼓戏历史悠久, 流派众多, 有西湖路、益沅路、宁乡路、湘澧路等, 素有“花鼓戏窝子”之称, 自成体系, 独树一帜, 异彩纷呈 。 不论过年过节, 还是百姓的红白喜事, 包括老人寿庆, 小孩三朝, 都要叫上戏班子热闹一番 。 1959年元旦, 益阳花鼓戏作为优秀曲种选调怀仁堂为全国农业大会演出, 毛泽东、刘少奇、宋庆龄、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同观看, 演员们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
还有我们当今在农闲或节庆日子里经常看到的地花鼓, 一男一女手执扇子、手帕登台演出 。 表演上讲究“说、唱、做、舞”四功 。 按其地域特点, 可分三个流派:安化山区传统厚重, 盛行武术, 故有武打成分;桃江、赫山丘陵, 受莲花落影响, 讲究板头, 唱腔优美;沅江、南县湖区, 受洞庭民歌影响较大, 歌舞并重 。 尤以表现采茶、制茶、售茶、品茶的地花鼓, 表演者转圈时动作随之变换, 使人觉得诙谐风趣, 故有“茶花鼓”之说, 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