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大茶道类型的形成

[摘要说明]唐代三大茶道类型的形成 历经东晋到南北朝的饮茶文化积淀, 大唐政治、经济、文化的相对高度发展与社会安定, 为唐代各种茶道类型号的形成尊定了丰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 根据对茶道活动目的、特点及茶道思想的分析, 唐代茶道类型, 可分为以释皎然、卢仝为代表的修行类茶道、以陆羽为代表的茶艺类茶道、以常伯熊为代表的风雅类茶道三种 。
1.以释皎然、卢仝为代表的《修行类》茶道流派的形成 。
【唐代三大茶道类型的形成】 以目前了解的关于“茶道”一词的最早记载, 见于唐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越人遗我剡溪茗, 采得金芽烹金鼎 。 素瓷雪色飘沫香, 何如诸仙琼蕊浆 。 一饮涤昏寐, 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脑 。 此物清高世莫如, 世人饮酒多自欺 。 悉看毕卓瓮间夜, 笑向陶潜篱下时 。 崔侯啜之意不已, 狂歌一曲惊人耳 。 孰知茶道全而真, 惟有丹丘得如此 。 ”诗人在饮用越人赠送的剡溪茶后, 激情满怀, 文思似泉涌井喷, 在细腻地描绘茶的色、香、味形后, 生动地抒发了饮茶过程中的身心感受 。 “三饮”便得道了, 而这个道是世人极难得到的 。 连“采菊山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以田园生活隐居, 寄情于田园山水的超脱行为都甚为可笑, 茶的三饮便得道, 为何陶潜不知呢?谁人与我知音?谁能知饮茶可得道, 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的 。
从上述内容理解, 古代修行类茶道, 是通过饮茶得道, 而这个道可能是陶潜隐居修行之类的最终目的;或如僧侣苦心修行, 破除红尘烦恼、参禅修行的道;或如赵州和尚偈语“吃茶去!”的道等 。
另外一种“得道”的解释应该是得道成仙, 据《抱朴子》载:“上士得道, 成天官 。 中士得道, 栖集昆仑 。 下士得道, 长生世间 。 ”可见“茶道”一词产生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有不解之缘 。
由此看来, 该茶道类型是以饮茶、品茗作为人的一种感悟方法, 是从人的生理至心理直至心灵的多层次感受, 有一个从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 沏茶、奉茶、品茶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累积, 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如观赏茶器、茶叶及沏茶的过程, 观茶色、嗅闻茶香, 品味茶汤, 品茗感受的过程是茶与心灵的和谐过程, 使人返璞归真 。 饮一碗茶汤, 到达涤去昏寐, 情思朗爽满天地的境界 。 第二碗饮罢, 清醒神思, 仿佛忽然降下了清神静思的飞雨 。 至此, 量变已累积至临界状态 。 不喝第三碗茶, 仍不能到达茶道的境界, 饮罢三碗便得茶道 。 由量变到质变, 产生飞跃, 到达道的境界 。 由凡人的境界上升到达仙人般的境界 。 同理, 没有前而量积, 是难以达到茶道境界的 。
最相近的例子, 就是卢仝的茶诗:“柴门反关无俗客, 纱帽笼头自煎吃 。 ”介绍了饮茶得道的环境:“碧云引风吹不断, 白茶浮光凝碗面 。 ”描写了茶汤的品质特征:一碗仅是解渴, “喉吻润”, 满足了生理需求;饮二碗茶后“破孤闷”, 把愤世嫉俗、深感压抑烦闷的心情消解了, 上升到了心理感受;“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表达了作者甘于清贫, 追求知识与精神财富的志向, 志绝尘境;“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 既有生理感受的汗水轻发, 又有对不平现象郁结于心中的郁愤借助于饮茶发汗水轻发, 又有对不平现象郁结于心中的郁愤借助于饮茶发汗而尽皆散发, 层层递进, 使心灵轻盈;“五碗肌骨轻”, 肉身凡胎的肌肉与骨骼也由于饮茶而净化, 变得轻松、轻灵, 已到量变累积至临界状态, 为精神升华打好了基础;“六碗通仙灵”, 人的肉体与心灵通过饮茶得到彻底净化, 乘着清风达到仙人合一的灵境, 到达了茶道的境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