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 湖北茶史

唐宋时期的茶业
唐宋时期,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 相对来说, 国家富强, 经济繁荣, 社会较为安定, 人民生活较宽裕 。 上至帝王将相, 下到布衣百姓, 饮茶蔚然成风 。 正如陆羽所说:“两都并荆、渝间, 以为比屋之饮” 。 这就是说, 从两都到荆州至重庆, 家家户户饮茶 。 由于社会对茶叶需求量的增加, 茶价不断上涨, 农民见利乐趋, 促进了茶业生产的发展 。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 社会分工的专业化, 植茶面积的扩大, 制茶技术水平的提高, 有不少名茶, 脱颖而出 。
唐代, 鄂西荆巴山地, 仍有成片的天然茶树林分布 。 陆羽云:“茶树, 南方之嘉木也 。 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其巴山峡川, 有两人合抱者, 伐而掇之 。 ”又言:山南“以峡州上, 生远安、宜都、宜陵三县山谷 。 襄州、荆州次 。 襄州, 生南漳县山谷 。 荆州, 生江陵县山谷 。 圻州, 生黄梅县山谷 。 黄州, 生麻城县山谷 。 品与荆州, 梁州同 。 ”李肇《唐国史补》载:“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 。 江陵有南木, 圻州有圻门团黄” 。 西蕃赞普所珍藏的六种地方名茶, 其中就有“此圻门者”一种 。 按:陆羽《茶经》乃言淮南之茶, 出圻州、黄州者下, 恐当时制茶不精之故 。 这说明, 当时圻州所产的圻门团黄, 制作精良, 堪为上品 。 除供应内地人饮茶消费外, 还远销至西藏, 此可证圻州产茶之饶 。 《膳夫经手录》载 。 唐·建中时期, “江夏已东, 淮海已南, 皆有之 。 ”“圻州茶、鄂州茶、至德茶, 已上三处出外者, 并方厚片, 自陈(河南淮阳)、蔡(河南上蔡)已北, 幽(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并(山西太原)以南, 人皆尚之, 其济生收藏榷税, 又倍于浮梁矣” 。 “江陵北木茶, 凡下, 施州方茶、苦硬, 以上二处, 悉皆味短而韵卑, 唯江陵、襄阳皆数十里食之” 。 “自是碧涧茶、明月茶、峡中香山茶, 皆出其下 。 夷陵又近有小江源茶, 虽所出至少, 又胜于茱萸[寮字上部换竹]矣” 。 “圻水团黄、团饼薄, 每片至百余斤, 率不甚[上分下鹿]弱, 其有露消者, 片尤小, 而味其美 。 ”按:王观国《学林新编》言:“圻门团黄, 有一旗一枪之号” 。 言一叶一芽也, 为茶之极品 。
唐, 佛教兴起, 寺僧以饮茶清思 。 打坐入静, 修身养性 。 并于寺周围植茶, 增加收入 。 据《李太白集·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叙》云:“余闻荆州玉泉寺, 近清溪诸山……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 枝叶如碧玉, 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 年八十余岁, 颜色如桃李, 而此茗清香滑熟, 异于他者, 所以能还童振枯, 扶人寿也 。 余游金陵, 宗僧中孚云余茶数十片, 拳然重叠, 其状如掌, 另为仙人掌茶, 盖出乎玉泉之山, 旷古未[者见]者, 因持之见遗兼赠诗, 要余答之, 遂有此作 。 后之高僧大隐, 知仙人掌茶, 发乎中孚禅师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 ”李白对仙人掌的缘起、生态环境, 采摘制造、功能等, 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 是研究湖北茶史的重要资料, 至今为人们所传诵 。
五代之世, “鄂州之东山, 蒲圻、唐年县(今崇阳), 产大茶, 黑色如韭, 叶极软, 可治头痛 。 ”五代十国, 吴·杨隆演武义(919—921年)中, 隶羊山镇时, 吴元年, 定拟“茶每封十窠, 官抽一窠, 每窠茶芽二钱五分, 茶叶一两七钱 。 ”这说明鄂南阳新、大冶、通山等时已产茶 。 《新五代史》谓:“自京师至襄、唐、郢、复等州, 置茶务以卖茶, 其利十倍 。 ”此可证当时襄阳、随州、江陵、钟祥、天门等, 已出产茶叶 。 故《元和志》、《唐书·地理志》, 皆言圻州圻春郡土贡茶, 黄州齐安郡贡松萝茶, 归州土贡白茶 。 由此可见, 当时出茶之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