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全国的烧烤摊,都在被东北烧烤同化( 二 )



▲鹤岗小串 , 鹤岗人记忆中家的味道(图片 | 南风窗 ?)
区别于东北其他地区的烧烤 , 鹤岗小串有着小巧的精致模样 。 切成肉片的小串 , 粉粉嫩嫩的 , 有着清晰好看的纹理 。 有意思的是 , 鹤岗小串可以像牛排一般要求“三分熟” 。 新鲜的牛肉片 , 无需提前腌制 , 可直接上火烤 , 待肉片转上几圈 , 就可以撒料上桌 。 撸上一口 , 薄薄的肉片 , 滑滑嫩嫩的 , 仿佛小串里藏有一汪鲜亮的汁水 。


尽管东北各地的烧烤不尽相同 , 但大致有着类似的特点 。 东北烧烤特色之一 , 是种类十分齐全 。 排场给足 , 毫不含糊 。 外地人第一次在东北吃烧烤时 , 看到烧烤单时 , 往往会犯迷糊 。 过瘾的大小肉块、魅惑的内脏爪脚 , 让唇齿尽情享受骨、肉、筋的勾连纠缠 。 海鲜、河鲜自然是少不了的 , 生蚝、螃蟹 , 以及长于渤海的薄皮海螺 , 足以在食客的舌尖刮起一阵鲜味海啸 。
图片|《风味人间·3》 ?

东北人最懂搭配的魅力 , 没有素菜的调剂 , 再美味的肉食也将损失几分魅力 。 薄如纸张的干豆腐 , 整根串起的尖椒、玉米 , 一盘端的韭菜、茄子 , 甚至整头烤的大蒜 , 都能在花火的挑逗下 , 生出别样的魅力 。

▲常见的烤大蒜还是掰成一粒一粒的 (图片|偷走你的可达鸭 ?)
尽管料足重口是烧烤的统一属性 , 但东北烧烤口味随众可调 。 盐、糖、孜然面、辣酱 , 以及各家烧烤摊的独门酱料 , 虽味道迥异 , 却从不走极端 , 几乎能适配大多数人的口味 , 口重的、口淡的、天南的、海北的 , 都能坐在同一张桌上把酒言欢 。 大约正是这种不设限的魅力 , 令东北烧烤很容易走出去 , 收获一众外地食客 。

\\ 近二十年来 , “一直往南方开”成为东北人的箴言 。 随着东北人的南下 , 各地的烧烤也在被东北烧烤同化 。
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不少东北人面临下岗 , 低成本的烧烤 , 成为当时东北人自主创业的一种方式 。 后来待他们南下 , 开一家东北烧烤店 , 也成为东北人立足异乡的途径之一 。
图片|《风味人间·3》 ?

东北人酷爱三亚 。 三亚的美食榜上 , 东北烧烤位列榜首 , 成为游客必打卡的地道美食 。 在美食与快乐齐飞的西双版纳 , 东北烧烤的魅力亦不容忽视 。 今年春天我去了趟西双版纳 , 不仅惊讶于此地有如此地道的东北烧烤 , 也惊讶于东北人在这里的密度 。 金碧辉煌的佛寺、清凉的傣泰服饰、用袋装的老挝冰咖啡……如果不是满街的东北口音 , 真有种身处东南亚的错觉 。

▲星光夜市 (图片 | 嬉游 ?)
▲星光夜市在西双版纳市中心 , 这里的美食大多带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 , 还有一些泰国、越南、缅甸风味\\ 事实上 , 除了东北 , 云南也是烧烤大户 。 无论是高端精致的炭烤松茸 , 还是香嫩解馋的昭通小肉串 , 亦或是古法制作的建水烤豆腐和酸辣开胃的傣味烧烤 , 都各有拥趸无数 。 即便如此 , 东北烧烤也能在内卷的云南烧烤界占据一席之地 。
以西双版纳为例 。 传统的傣味烧烤 , 口味以酸辣为主 。 香茅草、小番茄、青柠、小米辣等佐料的加持 , 以及各种热辣上头的蘸水 , 令傣味烧烤的口碑两极反转 。 近些年 , 随着外地游客的到来 , 加之越来越多的东北人旅居此地 , 特色的傣味烧烤也在潜移默化中 , 向东北烧烤靠拢 。
图片 | 《风味人间》?

\\ 诚然 , 东北烧烤的同化能力不容小觑 。 但总还是有些地道的东西 , 无法相通 , 也是不能被同化的:一如云南烧烤的蘸水 , 一如新疆烧烤的直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