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朝代的茶业发展( 四 )


宋末和元朝由过去传统的生产团饼为主, 改变为以生产散茶为主, 这还可以从我国茶书和有关农书的内容中得到证明 。 现存的唐宋茶书和茶叶文献中, 谈到茶叶的采造, 只讲团饼工艺, 可是至元朝以后, 在《王祯农书》和《农桑撮要》一类农书中, 谈到制茶, 就主要介绍蒸青和蒸青末茶了, 很少介绍或根本不提团茶、饼茶的采制方法 。 非常明显, 茶书或农书中对制茶工艺的介绍, 在一定程度上, 是当时社会茶类生产的反映 。 如《王祯农书》关于茶叶的“采造藏贮”之法, 就主要介绍蒸青一种 。 其称茶叶“来之宜早, 率以清明谷雨前者为佳 。 ……采讫, 以甑微蒸, 生熟得所;蒸已, 用筐箔薄摊, 乘湿略揉之, 入焙匀布火, 烘令干, 勿使焦 。 编竹为焙, 裹若覆之, 以收火气 。 ”这也是中国有关散茶或蒸青绿茶采制工艺的最早完整记载 。 但是, 在同一本书中, 对唐、宋时重点介绍的团饼工艺, 却讲得十分简略, 只称“择上等嫩芽, 细碾入罗, 杂脑子诸香膏油, 调剂如法, 印作饼子制样”等简单几句, 没有把过程讲清, 表明其时团饼生产已过时而无须再详作介绍了 。
不过, 这里也须说明, 团饼生产的“过时”, 是指汉族地区茶叶的主要生产、消费而言的 。 事实上, 团饼作为一种传统或特种茶的生产、消费, 不只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就是在明清的某些汉族地区中, 仍然有着一定的市场 。 所以, 宋元中国茶类生产的改制, 是我国制茶和茶叶文化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结果 。 团饼和散茶的这种变化, 不是新与旧的对立替代关系, 而是两个并列组分之间的数量消长关系 。 如散茶, 在北宋团饼生产占统治地位或处于高峰的时期, 其生产和技术仍然取得了许多明显发展 。 这可以从欧阳修的《归田录》(公元1067年)得到证明, 其称“腊茶出于剑建, 草茶盛于两浙, 两浙之品, 日往为第一;自景佑已后, 洪州双井白芽渐盛, 近岁制作尤精, ……其品远出日注上, 遂为草茶第一 。 ”说明北宋初期, 在建安设立贡焙, 团茶、饼茶得到顺利发展的同时, 浙东和浙西一带出现了向散茶转化的高潮, 而且还创造出了日注这样的名茶 。 宋仁宗时, 蔡君谟漕闽创“小龙团以进”, 欧阳修称小团一斤, “其价直金二两, 然金可有, 而茶不可得” 。 就在建安贡茶由小龙团推向高峰的同时, 散茶的区域, 也由浙西推至洪州一带, 并且很快创制出双井白芽这样名盖日注的第一草茶来 。 这些事实表明, 散茶和团饼的发展, 至少在技术上是不矛盾的, 而且还具有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 所以, 宋元茶类生产的改制, 是顺应多数茶叶消费者简化制茶、减少烹饮手续需要的一种自然发展 。
终宋一代, 基本上都是处于我国茶类生产由团饼向散茶转折或过渡的阶段 。 这一转变, 从现象上说, 似乎只是制茶工艺和茶类生产上的改制, 但实际上涉及到茶文化的许多方面, 中国上古传统的制茶工艺和烹饮习惯, 就是通过宋元茶类的改制, 转入明清, 走向近代发展之路的 。
【宋元时朝代的茶业发展】此外, 茶馆文化的兴起, 亦是宋、元茶事的一个特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