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朝代的茶业发展( 三 )


宋代中国南方南部茶业的发展, 还可从与茶业相关的茶具生产来得到印证 。 宋代风尚斗茶, 如梅尧臣和苏辙诗句:“兔毛紫盏自相称, 清泉不必求虾蟆”;“蟹眼煎成声未老, 兔毛倾看色尤宜” 。 斗茶最时尚的兔毫茶面或茶盏, 就以建州、吉州最为着名 。 另如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载:“茶具, 雷州铁工甚巧, 制茶碾、汤瓯、汤匮之属, 皆若铸就, 余以比之建宁所出, 不能相上下也 。 夫建宁名茶所出, 俗亦雅尚, 无不善分茶者;雷州方啜登茶, 奚以茶器为哉 。 ”至于长沙出产的茶具, 则更加有名, 《清波杂志》称:“长沙匠者, 造条器极精致, 工直之厚, 等所用白金之数 。 士夫家多有之, 置几案间, 但知以侈靡相夸 。 ”只有精于茶事, 才能“俗亦雅尚”, 讲究到茶具 。 由此也可看到其时我国南国茶业发展的情况 。
2.茶类的演变宋元茶叶生产发展的另一特点, 是这一时期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的转变 。 唐时虽然也有如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中所说:“目傍芳丛摘鹰嘴, 斯须炒成满室香”一类的炒青和蒸青, 但基本上和六朝以前的旧俗一样, 主要生产团茶、饼茶 。 至北宋前期, 仍和过去一样, 生产以团饼为主的紧压茶类 。 而且, 有些地方, 如北苑贡茶, 在技术上日趋精湛, 不断创新, 还把中国古代团茶饼茶的生产和技术, 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 但是, 宋朝团、饼制作更精, 可是工艺繁琐, 煮饮也比较费事, 在饮茶愈益普及特别是有更多的劳动人民加入饮茶行列的情况下, 原先的传统生产格局, 无疑会发生一些变革 。
宋朝茶类生产的变革, 首先是适应社会上多数饮茶者的需要 。 加入饮茶行列的劳动者, 不仅要求茶叶价格低廉, 而且希望煮饮方便, 于是, 在过去团、饼工艺的基础上, 蒸而不碎, 碎而不拍, 蒸青和蒸青末茶, 应运逐步发展了起来 。 如北宋葛常之在一篇论述茶叶的文章中称, 唐朝的阳羡茶, 由李郢的《茶山贡焙歌》“蒸之馥之香胜梅, 研膏架动声如雷”之句可以看出, 其“为团茶无疑, 自建茶入贡, 阳羡不复研膏, 谓之草茶而已” 。 这就是说, 宋朝一些茶叶产地, 包括唐朝专门来造贡茶的宜兴、长兴一带, 自不再作贡时, 也自然地适应社会需要, 改造团饼为生产散茶了 。
在宋时的一些文献中, 团、饼一类的紧压茶, 称为“片茶”, 对蒸而不碎、碎而不拍的蒸青和未茶, 称为“散茶” 。 据有关文献记载, 宋朝主要生产片茶的地区有兴国军(湖北阳新)、饶州(江西鄱阳)、池州(安徽贵池)、虔州(江西赣州)、袁州(江西宜春)、临江军(江西清江)、歙州(安徽歙县)、潭州(湖南长沙)、江陵(湖北江陵)、岳州(湖南岳阳)、辰州(湖南沅陵)、澧州(湖南津市)、光州(河南横川).、鼎州(湖南常德)以及两浙和建安(福建建瓯)等地 。 出产散茶的地区, 主要有淮南、荆湖、归州(湖北梯归)和江南一带 。
宜兴和长兴等一些地方, 虽然在北宋初期就由团、饼改制散茶, 但在宋朝大多数时间中, 片茶的生产和产地, 仍一直多于散茶 。 换句话说, 在生产格局上, 仍然是团茶、饼茶略占优势 。 直至元朝散茶才明显超过团、饼, 成为主要的生产茶类 。 元朝中期刊印的《王祯农书》中即反映;当时的茶叶有“茗茶”、“末茶”和“腊茶”三种 。 所谓“茗茶”, 即有些史籍所说的芽茶或叶茶;“末茶”是“先焙芽令燥, 入磨细碾”而成;至于“腊茶”, 是腊面茶的简称, 即团茶、饼茶焙于以后, 用蜡状的粥液结面保存, 实际即团茶或饼茶 。 这三种茶, 以“腊茶最贵”, 制作亦最“不凡”, 所以“此品惟充贡茶, 民间罕见之” 。 在元朝至少在元朝中期以前, 由《王祯农书》记述的实情来看, 这时除贡茶仍采用紧压茶以外,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和大多数民族中, 一般只采制和饮用叶茶或末茶 。 元末明初人叶子奇撰写的《草木子》(1378年)一书中指出, 元朝建宁的贡茶, 虽然比宋朝的龙团风饼要简约一些, 但是“民间止用江西未茶、各处叶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