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朝代的茶业发展( 二 )


北苑贡茶采制的讲究, 对焙外乃至建安周围制茶技术的促进和提高, 起了很大的作用 。 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1148~1167年)称:“石门、乳吉、香口三外焙, 亦隶于北苑, 皆采摘茶芽, 送官焙添造, 每岁麻金共二万余缗, 日役千夫, 凡两月方能讫事 。 ……惟壑源诸处私焙茶, 其绝品亦可敌官焙, 自昔至今, 亦皆入贡, 其流贩四方, 悉私焙茶耳 。 ”表明了宋朝建安的贡焙或官培虽只北苑一地, 但其相邻的外焙和周围的私焙, 已形成为一个生产和技术的有机整体, 不只官焙在技术上对周围有示范、普及的作用, 周围私焙对官焙也有品质上的竞争和促进作用 。
宋朝建安在全国茶叶生产技术上的重要地位, 还可以从茶书上得到反映 。 据统计, 从现存的文献中, 可查到的宋代的茶书目录共25种, 其中属于建安地方性的茶书, 就有丁谓《北苑茶录》(佚)三卷, 周维《补茶经》(佚)一卷, 刘异《北苑拾遗》(佚)一卷, 蔡襄《茶录》二卷, 宋子安《东溪试茶录》一卷, 黄儒《品茶要录》一卷, 吕惠卿《建安茶记》(佚)一卷, 赵佶《大观茶论》, 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一卷, 曾伉《茶宛总录》(佚)十二卷, 《北苑煎茶法〉(佚)一卷, 赵汝砺《北宛别录》, 章炳文《壑源茶录》(佚)一卷, 《茶苑杂录》(佚)一卷, 共14种 。 其中有些茶书, 如《大观茶论》, 严格说不属地方性茶书, 但其内容以建茶为主, 所以不妨也列作建茶着作一类 。 茶书是茶叶科技和文化的集中反映, 以上论述建安茶的地方性茶书占了宋代整个茶书的一半以上, 从而不难看出建安在当时茶叶生产技术上所享有的突出地位 。
与宋朝茶叶生产技术中心南移相伴随, 唐时茶叶生产还不曾发展的闽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 明显地活跃和发展了起来 。 举例来说, 在陆羽《茶经》中, 我国南方南部各地的产茶情况, 只提到“思、播、费、夷、鄂、袁、吉、福、建、象十一州”, 陆羽对这些州茶叶质量的情况还不怎样清楚, 仅称“往往得之, 其味极佳”;至于这些州邻近或更南的其他州的情况, 无论是《茶经》还是其他史籍, 都没有或很少提到了 。
但是, 入宋以后, 情况就明显两样了, 如《太平寰宇记》(乐史撰, 约公元987年)对中国南方产茶的记载, 就较唐朝要详细和丰富得多 。 其“江南东道”载:“福州土产茶;南剑州土产茶, 有六般:白乳、金字、蜡面、骨子、山挺、银字;建州土产茶(原注略, 下同), 建安县茶山在郡北, 民多植茶于此山;邵武军土产同建州;漳州土产蜡茶;汀州土产茶 。 ”“江南西道”有:“袁州土产茶;吉州土产茶;抚州立产茶;江州土产茶;鄂州土产茶;岳州王朝场, 本巴陵县地, 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 潭州节度使析巴陵县置王朝场, 以便人户输纳, 出茶;兴国军土产茶;潭州土产茶;衡州土产茶, 衡阳县茶溪, 《括地图》云, 临蒸县东一百四十里有茶;涪州宾化县, 按:《新图经》云:“此县民并是夷僚, 露顶跃足, 不识州县, 不会文法, 与诸县户口不同, 不务蚕桑, 以茶蜡供输;夷州土产茶;播州土产生黄茶;思州土产茶 。 ”“岭南道”的记载是:“封州立产春紫笋茶, 夏紫笋茶;邑州上林县都茗山在县西六十里, 其山出茶, 土人食之因呼为都茗山;容州土产竹茶 。 ”《太平寰宇记》是北宋建元不久太宗时的作品, 与陆羽《茶经》有关南国的资料相比, 可知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 因气候由暖转寒, 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 较北部更加迅速地发展了起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