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谒茶圣尘世胜境( 三 )


站在陆羽阁的陆羽雕像前 , 陆羽凝眸紫笋茶叶的神情 , 让我想起《陆文学自传》的声音:常扁舟往山寺 , 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 , 往往独行野中 , 诵佛经 , 吟古诗 , 杖击林木 , 手弄流水 , 夷犹徘徊 , 自曙达暮 , 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
顾渚茶文化的历史 , 就展示在大唐贡茶院的东廊之中 , 从贡茶制作到唐皇品茶 , 从品茗三绝到茶文化的流传四方 , 其茶史、茶艺、茶道、茶具、茶事历历在目 。
记忆自宋以后近千余年 , 虽几逢盛世 , 众人寻他千百度 , 安吉白茶依旧不知魂归何处 , 如同书法瑰宝《兰亭序》般 , 让人牵肠挂肚 , 魂牵梦萦 。
1979年 , 安吉县林业局技术调查人员在海拔800多米的深山密林中发现一蓬树龄逾百年的再生型古白叶茶树 。 神品现世 , 茶界震惊 , 眼光独到的安吉人即刻拨巨资予以栽培 , 经过数十年苦心经营 , 星星之火 , 终成燎原之势 , 当年的那一蓬古茶树 , 早已专人保护 , 依旧是养在深闺人难识 , 只是她的徒子徒孙 , 现已遍布竹海安吉 , 安吉白茶大名近几年在茶界已是如雷贯耳 , 价格更是名列高档茶之首 。
研究发现表明 , 径山茶宴是径山寺接待贵宾时的一种大堂茶会 , 起源于唐朝中期 , 盛行于宋元时期 , 传承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 。 此前 , 包括日本学者在内的众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日本茶道源于径山茶宴 , 但是一直没有确凿无疑的文献史料加以佐证 , 成为禅茶文化研究的一道硬伤 。
2009年7月 , 杭州市余杭区文广新局与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中国民族学学会、杭州陆羽与径山茶文化研究会、浙江工商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联手 , 数次来到径山 , 探访径山禅寺高僧 , 搜寻历史遗迹 , 查阅大量的寺院藏书典籍 , 经仔细分析、比较、摸排径山茶宴相关线索 , 基本廓清了径山茶宴传承脉络 , 并重新恢复径山茶宴各项礼仪规范 。
作为中国禅门清规和茶会礼仪结合的典范 , 径山茶宴历史悠久 , 体制完备 , 蕴涵丰富 , 意境清高 , 程式规范 , 是祖国禅茶文化的一朵奇葩 , 在中国禅文化史、茶文化史和礼文化史上享有至高地位 , 尤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地位突出 , 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紫笋茶 , 顾名思义 , 茶的颜色与众不同 , 叶芽略带紫色 , 这在中外茶史上独一无二 , 也因陆羽力荐紫笋 , 才拉开了顾渚山长达876年的贡茶史序幕;才吸引了袁高、杜牧、杨汉公等文人留下了摩崖石刻;才有了颜真卿、崔元亮、源重等28位刺史先后来到顾渚山修贡 。
据说最早的种茶者是高山上的寺庙和尚 , 故有“茶禅一味”之说 , 想当年贡茶院设在吉祥寺 , 将东廊30间作为贡茶院 , 是“茶禅一味”的最好佐证 。 难怪唐代僧人皎然会常常到顾渚山找寻陆羽:扣门无犬吠 , 欲去问西家 。 报道山中去 , 归时每日斜 。 真有点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