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名茶审美与人文资源的开发( 三 )


名茶审美,不仅有效促进了中国文学艺术的繁荣,而且带动了相关产业及产业文化的建设 。 比如说,名茶的直接消费往往催生出品牌茶叶、精美茶具、特色包装、创新设计等,这些一般建立在人们对名茶审美的基础上,通过审美,推动着产业的创造和发展 。 名茶的间接消费常催生出涉茶出版物、传媒业、培训业、信息传输与咨询服务、旅游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一方面离不开人们对名茶的深入了解,另一方面这些相关产业与名茶文化相辅相成、融合互动,同时丰富和发展了相关产业文化与名茶文化 。
2.3名茶审美提升了人文素质
我们说,名茶审美创造者包括名茶创制者和名茶审美作品的创作者,对于名茶创制者,名茶审美本身就是一种对自身工作的评价、一种总结,它有利于在此基础上寻求进一步创新发展;对于名茶审美创作者,名茶审美是其创作的源泉,它又是
一个认识不断加深、体验不断加强、创作不断提升的过程 。 比如李白是中国首次以名茶为主题写审美茶诗的人,但这首诗一定是在他品尝过中孚赠送名茶之后,因为过去虽然”常闻玉泉山“,但认识总还是肤浅的,只有做到了 ”眼见为实“,有了真实的体验,才能迸发出创作的热情,创作出名茶审美的历史名篇 。
名茶审美促进丰富知识、培育能力、陶冶情操、加强修养等,在名茶审美消费者那里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 对于审美消费者来说,名茶审美既是对美的享受的过程,又是从中获得美育的过程 。 由于名茶从各个方面体现其美,因而它也能够从各个方面去打动消费者,甚至从哲理的层面 。 历史上, 陆羽、苏轼、刘贞德等都从哲理的角度对名茶有很深的理解,如苏东坡评论:”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不同,其德操一也 。 ,在他们看来,名茶、名墨乃至贤人、君子都有共同的“品质”和“德行” 。 将名茶拔高到了哲理美的程度,表面看来是名茶审美,实质是一种品德修炼过程 。
3名茶审美与人文资源的开发
当今社会,生活品与消费者的关系,产品对于使川者的功能与意义巳经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 从产品内涵的角度,伴随着产品实用功能的弱化,产品中符号象征内涵即社会文化内涵的不断强化,如产品在满足人们的情感、美感、品位、档次等方面 。 因而发展名茶审美,促进人文资源的开发,既具推动产业、活跃经济的作用,又具有满足人们除物质需求之外其他需求的意义,特别适应人们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需求 。
3.1掌握名茶资源,建立名茶审美档案
《中国名茶志》将我国现有的名茶分为三类: 历史名茶、恢复性历史名茶及新创名茶 。 这三类名茶加起来为1017种,其中立条名茶309种,列表名茶708种气这只是一种对达到相当层级水平名茶的概括,对于分布在全国各省(巿、区)的地方名茶,我们或许还知之甚少 。
掌握了名茶资源,也便掌握了审美资源 。 早在唐朝,藏王赞普帐中就有很多名茶,如“此寿州者, 此舒州者,此顾渚也,此昌明者,此邕湖者”等 。 我们可以设想,既然赞普可以拿这些名茶不无炫耀提供给常鲁公欣赏,当然他自己乃至他的臣子们也就有更多的机会沉浸在这种由欣赏产生的美感中 。 假如作进一步的设想,将我国“多姿多彩”的名茶资源集中一处或几处,形成方便于人们参观、比较、借鉴以及发展名茶审美的场所,即建立“中国名茶审美馆”,我以为有必要,也有可能 。 “中国名茶审美馆”也是“名茶档案馆”,可以采取政府为主、部门牵头、全民参与建设的模式,它以《中国名茶志》为基础,先收集、后征集,将全国的名茶集中起来 。 “中国名茶审美馆”内设名茶史厅、名茶类别厅、名茶茶艺表演厅、名茶审美文化展示厅、创意与名茶审美发展厅等 。 当今,适应消费社会发展, 我们可以开始做这样的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