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名茶审美与人文资源的开发( 二 )


1.3名茶审美是发生在茶叶领域里的主要审美实践
在中国,有关茶与茶事的审美活动代代相传, 积淀深厚,而这些审美活动又主要发生在名茶审美以及名茶审美的相关实践上 。 安徽是我国盛产名茶的地方,所以那里的名茶审美也一直表现活跃,历史上,诗人薛能、秦韬玉、梅尧臣、徐渭、程嵩岩、汪道会、吴嘉纪、潘允哲、梅庚、黄以琳、汪士慎、施闰章、阮元、祁脔等,都曾针对安徽的天柱茶、石埭茶、松萝茶、紫霞茶、敬亭绿雪、仙寓香芽等名茶从事过审美描述 。 梅尧臣诗云:”昔观唐人诗 。 茶韵鸦山嘉 。 鸦含茶子生 。 遂同山名鸦 。 重以初枪旗 。 采之穿云霞 。 江南虽盛产 。 处处无此茶 。 纤嫩如雀舌 。 煎烹比露芽 。 “口1当代着名茶叶专家王泽农、陈椽、王镇恒等更是对安徽名茶赞美有加,如王镇恒教授为黄山绿牡丹题词称:黄山绿牡丹色绿、显毫、香高、汤清、味甜、形美,开汤后如盛开牡丹花,既是饮用上茗,又可供艺术欣赏| 。
需要说明的是,名茶审美并非文人的专利,它也以各种审美的形式存在于民间普通百姓的生活实践之中 。 在我国围绕名茶的产生,各地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松萝茶“的来历,”水仙茶“的来历等 。 在安徽祁门,当地还传唱着一首民歌,歌词为: ”天下红茶祁门的好,长的嫩,摘的早 。 初制法子, 真呀真奇妙,要它软,用萎凋,揉捻卷成条 。 要它红,用发酵,烘干又变乌黑了 。 泡水换红汤,叶底穿红袍 。 ,这首民歌虽然粗朴、简洁,但它将名茶的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很自然地融为一体,体现了祁红丰富的审美内涵,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 。 2名茶审美与人文资源的形成
2.1名茶审美丰富了名茶内容
名茶与名茶审美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 一方面,名茶的大量涌现,为名茶审美提供丰富的审美客体 。 另一方面,名茶审美促进了名茶朝着创新、求精的方向发展 。 北宋丁渭和蔡襄曾先后出任福建转运使,研制大、小龙团作为贡茶,龙团贡茶首先得到帝王们的审美认可,并引起朝野上下的普遍追捧,于是蔡襄在丁渭的基础上,将大龙团改制为小龙团,小龙团不仅更为精致,而且价格更加昂贵,凡二十饼重一斤,值黄金二两 。 于是,苏东坡诗云:“武夷溪边栗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
在我国,名茶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贡茶,唐代明确记载的贡茶有近20个品目,这些贡茶就是名茶 。 如剑南蒙顶石花、小方、散芽,湖州顾渚紫笋, 东川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碧涧明月、芳蕊、茱萸寮,福州方山露芽,夔州香山,江陵楠木,岳州滩湖含膏,常州义兴紫笋,婺州东白,睦州鸠坑,洪州西山白露,寿州霍山黄芽,蕲州蕲门团黄 。 以后各代,贡茶与名茶在一定程度上又互为因果、互相推动,最终促使名茶的丰富与发展,形成了各地名茶创造的丰厚底蕴 。 而大量风格各异、品质超群的名茶不仅适应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以及审美需求, 也使中国成为世界的名茶宝库 。
2.2名茶审美繁荣了相关文化
名茶深蕴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人们往往以诗词、绘画、书法、歌舞、戏曲等多种文艺形式表现名茶的魅力 。 以诗为例,我国历代着名诗人、文学家大多写过茶诗,从西晋到当代,茶诗作者约八百七十多人,茶诗达三千五百余首气在茶诗所涉及的题材范围,名茶高居榜首成为引导茶诗创作的主要题材 。 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山仙人掌茶》、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丁谓的《北苑焙新茶并序》、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欧阳修的《双井茶》、文同的《谢人寄蒙顶新茶》、陆游的《喜得建茶》、谢应芳的《阳羡茶》、若瀛的《龙井茶歌》、王士祯的《愚山侍讲送敬亭茶》、爱新觉罗 。 弘历的《观采茶作歌》、阮元的《试雁山茶》、郭沫若的《初饮高桥银峰》等 。 从一定意义上说,名茶审美首先繁荣了文学艺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