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为啥小时侯总吃的樱桃越来越少见了?

为啥小时侯总吃的樱桃越来越少见了?
5月初夏 , 谢尽春花的桃、杏、李 , 果实才刚如豆大 。 却有一种树 , 早在浓绿枝叶间挂满了小红果子——你肯定猜到了 , 我说的是 樱桃 。
现在一说起樱桃 , 好多人都觉得樱桃就是个大味甜、红到发黑的“进口车厘子” , 贵得很 。 那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常吃的那种皮薄汁多、橙红透亮的“小樱桃”吗?
它们之间到底什么关系?为啥小时候最常吃到的那种樱桃现在越来越少见了?
欧洲|为啥小时侯总吃的樱桃越来越少见了?
文章图片

谁馋了 哦我馋了
01 中国樱桃 , 百果之先
咱们小时候街边总能买到的樱桃 , 个头小小 , 只有食指肚大 , 甜美微酸 , 薄薄的皮一抿即破 , 果肉不算肥厚 , 汁水却很充盈 。 舌尖打个转儿 , 就只剩光溜溜的核了 。
这种娇嫩水灵的樱桃 , 可不是进口“车厘子” , 而是 我国原产的、古诗文中描写的、植物学上中文正式名就叫“樱桃”的植物 。
欧洲|为啥小时侯总吃的樱桃越来越少见了?
文章图片

樱桃果实直径1厘米多 , 小巧如珠 , 也叫“樱珠”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吃它 , 《吕氏春秋》提到:仲夏之月 , 天子品尝应时的雏鸡、黍米、含桃——这“含桃”就是樱桃 , 可见它在古代 , 是堪登庙堂的好水果 。 古人认为樱桃是百果中最早成熟的 , 是暮春初夏时令的代表风物 , 唐人笔记中 , 就将春末的宴席通称为 “樱笋厨” 。
从先秦开始 , 樱桃便一直为古人所爱 。 樱桃树比大多果树低矮 , 果实好吃 , 伸手可得 。 树形舒展 , 叶片浓密遮阴 。 所以魏晋后 , 人们常在庭院里栽种樱桃树 。 时及唐代 , 樱桃成为长安贵人们初夏最推崇之果 , 或清供玩赏、或被做成甜品美食 , 还会举办“樱桃宴”进行交际 。
欧洲|为啥小时侯总吃的樱桃越来越少见了?
文章图片

《吕氏春秋》中解释樱桃之名:“为莺鸟所含 , 故曰含桃 。 ”樱桃果实小巧 , 古人发现鸟类吃它时 , 经常整颗囫囵吞下 , 便给樱桃取了“含桃”的雅称 。 图为南宋的《樱桃黄鹂图》 。
然而俗话说 ,“樱桃好吃树难栽” 。 樱桃树长得快、结果快 , 寿命却短 。 古人将野生樱桃引种到房前屋后 , 精心栽植 , 它也只能活四五十年 。 而且樱桃不耐寒也不耐热 , 主要在长江流域生长 , 无法广泛栽培 。 樱桃果实也因皮薄多汁而不耐储运 , 上市时间很短 。
樱桃这些属性 , 注定了它无法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全面普及 。 如今 , 它只在川渝、江浙、山东等地 , 有小范围栽培 , 基本也只在这些产区附近 , 人们才能吃到樱桃鲜果 。
四川人亲切地把樱桃叫做 “恩桃儿” , 每年四五月都要买些尝鲜 。 但“恩桃儿”的季节只有短短一个月 , 想吃就得抓紧 。 在产地尚且如此 , 别处就更难觅踪影了 。 现在物流这么发达 , 它依然无法长时间储运 , 所以栽培得也越来越少了 。
欧洲|为啥小时侯总吃的樱桃越来越少见了?
文章图片

樱桃如今栽培不广 , 但有不少品种 , 比如四川玛瑙红樱桃(上图)、安徽金红樱桃、山东黄樱桃和浙江短柄樱桃等 , 各产地都有自己的特色 。 图片来自:sctyzx.gov.cn

推荐阅读